下载此文档

唐代古琴艺术探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代古琴艺术探秘.doc唐代古琴艺术探秘
一、诗歌与音乐含义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二者在塑造形象,反映现实方面,既有相接近的一面,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前者为语言的艺术,主要通过语言和用以解释概念的词汇、言语来塑造形象,抒写感情;后者为声音的艺术,主要依靠樂音的高下、长短、轻重、徐急以及音色等表现手段,依靠单音在单位时间中运动发展所造成的各种节奏、和声,构成旋律,形成音响结构,进行乐音造型,以表达性情、描写对象。二者通过各自特殊的方式作用于现实世界,各有其不同的审美判断和社会功能。中国的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尧、舜到有史记载的皇帝、贵族、文人、雅士,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古琴音乐,使古琴音乐延绵不断继承至今。而古琴音乐又融汇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科学、文学、艺术,构成了古琴文化艺术。作为文化艺术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中国古代历史高峰的唐代,诗歌和古琴音乐更是水乳交融。就《全唐诗》48000 多首中与古琴有关者,就有 1070 多首。可以说,研究唐代古琴离不开唐诗,而研究唐诗,也不可避免要接触许多古琴问题。
二、唐诗与古琴音乐相通
先从唐诗本身的特点来看。唐诗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以及从字词自身的特点就足以表明唐代诗歌与音乐有相通之处。语言文字发展到了唐代,早已有汉字的四个声调,而音乐中有宫商角徵羽等音阶的不同。这就使得诗歌中具有“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的特点。
唐诗本身也具有音乐化的特点。以节奏徐疾、音韵铿锵的诗句来绘声绘色地描写音乐舞蹈,正如前人所赞美的“柳荫春莺”、“情致曲尽”达到了艺术描写上的高度成就。在其为数众多的音乐评论诗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抑扬顿挫、转换韵调的流丽旋律,而且看到了虹裳霞披、飘然转旋的优美舞姿。描写音乐中,有音调、音色、音景和应用技巧的变化,有力度、速度的表情要素,而且意境深刻、气氛浓郁。唐诗本身还有格律化的特点。人的语音本来就符合五音,音律是根据人的语音产生的。对于构成文章关键的词语,要求应符合音律。在唐代,诗人开始按照“宫羽相变,低昂(间)节,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等方法来创作作品。这就使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等诗句听起来和谐上口、悦耳动听。另外,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还有短小精悍、流畅明快、语浅意深、形象鲜明、声韵起伏、节奏清楚的特点。这正和唐代音乐中通过声音表现及表演者的观点的曲谱不宜太长,必须力求短小等特点不谋而合。再看,宴乐的兴盛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发展的直接刺激。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高涨,经济的繁荣昌盛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唐代音乐和诗歌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而唐代“千歌百舞不可数”的音乐歌舞艺术,又是促进唐代文学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其多以诗为主体,按曲咏之。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唐代,诗歌无疑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统治阶级的“任”、“礼”。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
在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诗体突破了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形成了绝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唐诗和古琴音乐的关系相当密切。唐诗中的琴诗是研究古琴音乐的珍贵资料,古琴也是唐代文人的生活,反映着他们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理念。在唐琴诗中,一方面可

唐代古琴艺术探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