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用土地利用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利用与规划第三章学习辅导(上)
第三章农用土地利用规划
一、耕地利用规划
1、概念
耕地规划就是在已确定的必保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组织耕地利用的问题。
2、意义
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其意义是:
(1)是科学利用耕地的保证。通过耕地规划可以实施农作物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农作物,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不断地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2)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通过规划将耕地上的山、水、田、林、路得以合理组织,为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有效地利用农机具和畜力,正确组织劳动和生产过程创造良好的秩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为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通过耕地规划可以合理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种植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山、水、田、林、路的合理配置,也可减少田间农业建设用地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耕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思路
“山、水、田、林、路”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方便生产,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
“山”:指的是山地丘陵的耕地规划设计,要考虑水土保持,设计一些水保工程;根据丘陵地形复杂的特点,安排不同的作物种植区。
“水”:指的是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排工程。要考虑少占地,节约用水,方便田间作业,节约资金。
“田”:田块设计要根据耕地特点、耕作制度、农机具使用等方面。
“林”:指的是农田防护林。
“路”:指的是田间道路。方便田间作业和运输,节约耕地。
三、耕地利用单元的规划
耕地利用单元自身要素的规划设计,包括田块方向、边长、形状等;耕地利用单元内的田间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如灌渠、排水沟、防护林带、田间道路等。
确定田块的方向要考虑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田间作业、水土保持、灌溉等,地下水位高的地块,要考虑降低地下水位;风害严重的,特别注意防风。
确定田块的大小、形状主要涉及田块的长度、宽度及面积。田块长度主要根据机械作业、土地平整、农田灌溉和排水等的要求来确定。宽度主要考虑田间机械作业的幅宽、末级排水沟间距和林带的距离。田块的形状力求规整。
四、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
1、田间灌排渠道的规划设计
灌排渠系一般分干、支、斗、农四级,较大的灌区多于四级,尚有总干、分干、分支各级,较小的灌(排)区可以少于四级。干渠是直接从水源引水,并向支渠输水的渠道;支渠是从干渠引水向农渠配水的渠道;斗渠是从支渠引水向农渠配水的渠道;农渠为灌溉系统中最末一级固定渠道,是从斗渠引水向毛渠(临时渠道)配水的渠道。田间灌排渠系主要指斗、农两级及其所围成的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
2、田间渠系规划的要求
(1)要与其它有关规划项目紧密配合。布置田间灌排渠道,要结合田块、林带、道路和设计进行综合考虑,统一安排;
(2)应与上一级渠道的水位衔接,以利灌溉和排水;
(3)尽量利用地形,利用田间原有工程设施,以减少工程量和财力消耗;
(4)因地制宜。
3、固定灌排渠道的组合形式
根据排水沟和灌渠的作用和相对位置不同,在平原区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灌排相邻布置
(2)灌排相间布置
(3)灌排合渠
4、临时渠道的布置形式
(1)横向布置
(2)纵向布置
5、井灌区机井布置
(1)井数:一定范围

农用土地利用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