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西方文学中隐喻的运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西方文学中隐喻的运用
摘要本篇文章介绍了隐喻的基本含义,详细列举了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运用,揭示了隐喻主要功能和特点,并分析了隐喻的三大功能,分别是掌握认知规律、丰富语言文学表达功能、运筹帷幄地把握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特征。
关键词西方文学隐喻运用
一、隐喻的基本含义
隐喻,也叫“暗喻”,是指隐藏的比喻,隐喻一般都不明显。从结构上来说,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就是隐喻,即原始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是在两个域之间潜在相似性和语义迁移的激活。从功能层面上来说,用一种事物去经历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便是隐喻的本质。隐喻所体现的是思维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
“隐喻是将明喻缩减到一个词的一种简化形式,这个词被投放到一个看似属于它,其实并不属于它的位置。”隐喻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隐喻被称为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是修辞形式的广泛运用,同时也是语言的概念得以充分表达的重要条件;而狭义的隐喻是指用另一种思想内容的名称来替代原本的思想内容,而且这种做法是有意而为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曾经这样定义,说隐喻是将某一事物的构成转移为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这种转移的方式可以是从属到种或者是从种到属。有些学者这样解读隐喻:
“隐喻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不仅出现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而且还蕴含在思维和行动中。”
二、隐喻的主要派别
(一)夸美纽斯提出了关于“种子”的隐喻
“种子”隐喻指的是“神圣可教性”,它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被提出,成为其认知思维的重要基础。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分析了“种子”的隐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其指出人是一切事物中最完整、最高贵、最美好的。其次,其提出了美德、博学、笃信三者种子,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从而使人更加敬重上帝、领悟生活,按照道德规律而生存。
(二)洛克提出的“白板说”隐喻
洛克不同意天赋观念,其认为知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所得的,而能力是上天赋予的。其将人心假定为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主要靠外在力量进行塑造和雕刻。然而,后来形成的知识和理念在上面刻下了印痕,这便是所谓的“白板说”。
(三)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隐喻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经验能够理清隐晦的模糊观念,对先验观念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获取绝对的新知识。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第一步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讽刺。他和各种人进行交谈,讨论这些人关心的话题。第二步就是所谓的产婆术。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让对方对自己原有的认识加以否决,发现自己认识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认知真理,以形成科学的概念。
(四)柏拉图提出的“洞穴中囚徒”的隐喻
隐喻运用中最娴熟的大师之一就是柏拉图,其部分哲学思想和认知理念都是用隐喻进行表达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运用了“太阳喻”、“线段喻”和“洞穴喻”这三个隐喻来对理念论加以阐述。其中太阳喻停留在直接形式上,它通过语言结构解析隐含的认知结构。线段喻上升到间接形式上,它通过认知结构解析隐含的思维规则。洞穴喻则升华到到逻辑结构的高度,它呈现出一个完整形态的认识论模型。
三、西方文学中的隐喻
(一)神话中的隐喻
世界各个文明的文艺初创大多都是以神话传说为开端的。邓启耀对此

试论西方文学中隐喻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