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劳技课堂示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与其他学科相比,劳技课主要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许多时候需要学生先模仿教师的操作示范。在平时劳技课上,教师的课堂示范十分重要。在劳技课堂教学,只有把握好时机,巧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好示范的内容,优化课堂示范的环节,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劳技课堂示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领域,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市在初中都开设有劳技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是涉及园艺、简单机械维修、木工、人防知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与其他学科相比,劳技课主要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动手能力比较差,而且又是刚接触这些劳技内容,许多时候需要学生先模仿教师的操作示范,然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学时劳技课上,教师的课堂示范十分重要。如果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得不到位,学生没看明白,那等到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时就很困难了。如何优化劳技课堂示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进行深入探讨。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 把握时机进行示范,营造示范氛围
教师进行示范时,要懂得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示范,能很好地营造一个示范的气氛,此时的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时的学生是想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他们想要获取所需的技能,而在这时教师再去展示如何做,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笔者列举两个示范的最佳时机:(1)经过展示或讲解后,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又不知道怎么做时;(2)学生合作、探究后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怎么做时。
比如在《制作三角形插花》课上,通过展示不同造型的插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知道怎么做时,这时就是良好的示范时机,教师就可以直接示范三角形插花的制作了。又比如《自制水培花卉》这一课中,学生利用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制作一个水培花卉的容器。教师讲解后,可以先让学生合作试着来做,当学生遇到一些操作的问题时(容器底部的打孔,花材的固定等),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让学生掌握技能。
2 巧用多种方法方式,提高课堂示范效果
想要让劳技课堂的示范有效,首先要让学生看清楚示范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示范要形象直观。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在课堂结合使用多种方法方式,来提高课堂示范的效果。
(1)可以到学生中进行示范。对于一些简单的示范,站在讲台上示范时,后面的学生也许看不清楚。这时老师可以站到前排学生处进行示范,或者学生两组座位之间的过道处。如果时间宽裕,可以在一二组间示范后,再在三四组间示范一次。此时学生就容易观察到老师的示范了。
(2)借助教具或模型进行示范。有时示范受实物或操作本身客观条件所限,难免有因为遮蔽,或是操作动作细微等原因,造成示范不够形象直观。此时,就需要借助自制或现有的教具或模型,来进行清晰的示范。比如:在《花卉的上盆》的内容中,用普通的花盆,上盆时因为花盆小又不透明,示范过程中学生很难观察到花盆里面的情况。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上盆的示范,笔者将用完的大桶花生油罐稍加改造,做成一个透明的
“花盆”。这样在示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透过这个透明的“花盆”,观察到加粗培养土、基肥、细培养土和种植
优化劳技课堂示范_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