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的探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货款或代垫的运杂费。企业为了扩大货物的销售额,产生了应收账款。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展,应收账款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对于应收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管理层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够重视
大多企业负责人只重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将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相匹配,忽视了能否收回所欠货款及回收货款的质量纳入销售人员的相应绩效考核中,使得销售人员只重销售量的完成,而不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有关债权的法律知识欠缺,对应收账款管理各环节重视不足,致使应收账款的追讨甚至出现过了追溯实效等不正常的情况,甚至为了政绩及个人利益,或者将其他一些不应计入应收账款的项目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经常出现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这样应收账款数额居高不下,账龄过长,无人过问,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各部门之间责任推卸。
·考核体系不完善
有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没有将款项收到与否联系起来,即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形成,给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赊销这一手段,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造成企业间相互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即使有钱也不还,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源头控制,管理层应压缩应收账款额度
有些企业为了推销产品或承揽工程,不收款或只收一部分款项,对方企业在经营中一旦发生变故,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将增大,企业资金风险随之上升。因此,从“源头”上减少往来结算资金的发生,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环节。
(1) 提高企业管理层素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是降低和杜绝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作为企业管理层来说,必须懂得财务知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企业在购销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赊销业务。一般可采取宁可降低价格,也要使对方付足货款的方案;货款回收担保方案;新老业务单位、本地与外地业务单位等涉及应收账款风险比较选择方案,尽量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频率与额度,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3)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应重视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的评估,并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以有效地减少信用风
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