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题目: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
作者姓名: 丁祖春
工作单位: 中共绥宁县委党校
职称: 讲师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立足绥宁实际,发挥好、利用好绥宁的比较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奋力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大县建设,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认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经济大县的意义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立足于本地的特点和优势,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确立起一个县域发展的总战略。我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其意义在于: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导向来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生态经济大县是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深刻分析形势,充分研究和把握我县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的现实选择,是关系绥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二)是提升绥宁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绥宁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文化厚重,这是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准和方法,科学统筹各类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绥宁形象和吸引力,吸纳生产要素向绥宁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是提升绥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快绥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绥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效益不高,产业层次较低、结构不优,经济总量偏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建设生态经济大县为主轴,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至关重要,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
(四)是提高全县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生态文明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有利于提高全县人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绥宁人民的长远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
二、理性分析建设生态经济大县的优势与不足
当前,绥宁最大的实情是经济欠发达,最艰巨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最迫切的愿望是奋力追赶。因此,理性地分析发展中的是与非、优与劣、逆与顺、对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实现绥宁经济的后发赶超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生态经济大县的优势
一是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绥宁位于湘西南边陲,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南麓与越城岭八十里南山北麓的交接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湿度为82%,,水电蕴藏量达20万千瓦。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102科272属700余种。全县森林蓄积量12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有原始次生森林面积3万余公顷。是全国重点林区县,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另外,境内有野生陆栖动物21科94种,水栖动物6科22种。绥宁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发展和最具竞争力的比较比势,同时也为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生态农业日益壮大。,,制种规模保持全省第一。金银花、绞股蓝、玫瑰花等中药材基地发展到4万余亩。中天农业、兴隆金银花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全面投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12家。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宝庆联纸、吉升、力马、丰源、天成、湘鄂等工业企业阶段性技改扩改完成。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开工,宝鼎山风力发电已进入项目核准程序,象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产品测试阶段。袁家团楠竹产业园实现楠竹加工700万根,加工年产值实现5亿元;园区税收2200万元,%。中集
—佰龙已建成竹木复合板生产线8条,年产竹木复合板7万m3,中集上缴税收突破1000万元。生态旅游日趋活跃。编制完成了《黄桑旅游区总体规划》、《大园古苗寨保护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大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dsqby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