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吹毛求疵”中求进步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的互批互改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去实践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的不断变化的认识观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的光芒,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但语文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如何既解放了老师,又激励了学生,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批阅模式来看就是学生写,老师阅。这似乎没什么毛病。但这种模式在今天的课改背景下,为好多人所诟病。首先,老师批阅作文时几乎按固有模式来审视作文,凭借个人的喜好来下评语并评判作文的好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导致学生的作文更多地去迎合老师的口味,缺乏创造力、活力。其次教师批阅作文耗时长,学生习作,老师批阅,反馈给学生,这些环节之间时间跨度大,等学生获取自己作文情况的信息时已无当时的热情和重视度,在写作上不会有明显的改观,有些甚至一成不变。这种批阅模式真是邮费了灯不亮,收效甚微。为了突破传统模式高耗低效的现状,本组老师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之后,觉得学生作文的互批互改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文的互批互改分本班小组之间的互批互改和两个班之间的互批互改。在批阅前,先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符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和
“四看”“三赏”“一品”“三批”。
“四看”即“看书写”,“看标题”,“看结构”,“看事例”。“看书写”,书写就如人的穿衣打扮,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印象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作文的分数。学生批阅时看书写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楚,是否有乱涂乱改,有无错别字。“看标题”,标题是作文的半壁江山,题好文一半,看有无标题,看标题是否优美、深刻、有创新,是否符合材料、话题或题目的要求,是否与内容有关联,切忌文题不一。“看结构”看结构是否完整,首尾有没有呼应,是否规范,有没有虎头蛇尾或者不分段,或者结构零散,或者字数不够的问题。“看事例”看引用的事例是否切合主题,是否具有典型性,能不能引起共鸣,能不能说服人,低幼化的事例要不得。
“三赏”即欣赏语言、内容和中心,语言是优美、流畅、深刻,并能直击主题,词词到位,句句在理,还是寡淡无味,并且语病百出。是用名人的事
论文互批互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