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数学课变得越来越难教 越来越难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课变得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学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从2006年秋季在我省开始实施至今已有7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感到数学课越来越难教,学生也感到数学越来越难学。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不当之处请同行们与专家斧正。
1 教材原因
内容过多、新增知识点过多问题
高一年级一学年要学必修四本书;高二年级理科一学年要学必修一本书,选修2-1、2-2、2-3三本书,另加4-4、4-5两个专题,共六本书;高二文科一学年要学必修一本书,选修1-1、1-2共三本书。高二下学期还要抽出一定时间复测试。高三整个学年进行总复习,迎接高考。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如此快的教学进度,如此重的负担,是新课改前从未遇到过的,学生很不适应,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学生普遍反映高中数学难学,害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在我们这里,学生刚进高中就忙着请数学家教。
难点集中问题
“主要梯度不明确,有些题目难度较大。”[1]习题的难度问题最终转化为师生的负担问题。习题一难,学生做作业花的时间就多,学习负担必然加重。教科书A组题目难度较适中,B组题难度较大。但B组题又不能不做,万一考试考到了这类题目怎么办?学生做不来,第二天教师上课时得讲这些题目,必然占用教学时间,这样又会影响新课的教学,影响教学进度。于是有的教师只好利用晚自习时间上新课或讲题目,师生负担岂不加重?
模块之间知识体系割裂问题
必修4中有三章: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中有三章: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必修5中的解
三角形一章完全可以放在必修4中来讲。必修5中的线性规划应放到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后面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更强一些,学生接受也容易一些。必修3中统计安排了16课时,选修1-2和选修2-3中均有统计案例,编者意图是体现知识模块的“螺旋上升”,但笔者认为可以整合到必修3中。必修2中讲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约18课时),安排了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而将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章放到选修1-1和选修2-1中,将解析几何的知识体系割裂开了。
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
如因式分解,初中教材不讲“十字相乘法”,学生不会此法,而高一教材必修1中又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十字相乘法”,这就给高一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再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学生在初中时学得少,不够熟练,到了高中,学生做这类面几何的推理论证,到了高中,学面几何定理不熟悉、立体几何推理论证能力薄弱的困境。
使用信息技术适应性问题
“教材中明确要求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较多。现实情况是:许多地方、许多学生连一个像样的科学计算器都没有,老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达不到教科书的要求。”[1]情况的确如章建跃先生所言,在城市和农村的大多数中学教室里多媒体设备达不到要求,教师和学生手中也没有教科书中使用的那款科学计算器,老师们也无法按课本要求操作示范。
新教材有关栏目的设置问题
应该说新教材设置的“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亮点,给学生独立思

高中数学课变得越来越难教 越来越难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