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级法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内容框架和我国现有五级分类贷款的局限性,说明了内部评级法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出路,指出我国目前实施IRB法存在的问题及IRB法在我国实施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不良资产内部评级法(IRB法) 五级分类贷款
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 com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信用风险。随着中国加入WTO,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已提上日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棘手问题是不良资产过多,面对不良资产处置收回的“冰棍效应”,必须ssbbww. c om尽快降低不良贷款率,化解金融风险,否则将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不下,有资料显示,四大国有银行在1998年不良贷款率曾高达50%。导致. com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府指令和行政干预,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对不良资产的市场化处置进程,并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负责处置剥离出来的13 939亿元坏账。2003年起,国有银行选择了世界著名投资银行第二次剥离坏账,但2003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20 000亿元,高于均不良贷款率15个百分点(见表1)。而按,区间在2%~5%,美国最好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数字相对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就更是可想而知。
自2004年1月5日国务院宣布中行、建行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干预,又从这两家银行中剥离了2 700亿元的不良资产;2005年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同时ssbbww. com对这三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实行再次剥离。虽然到2006年3月末,四大AMC共累计处置了不良资产8 ,累计回收现金1 ,%;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11家股份制银行相比
(见表2),不良贷款率仍然。这是因为8 Tt t 8. com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由国家出面解决8t t t 8. c o m处置,而不是按照<8ttt8table>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
dDdtt
实现对不良贷款动态、及时有效地化解。从深层分析可发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薄弱是造成资产质量差的原因,因此. com,根本出路就在于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源头上尽可能资产的产生。
2 内部评级法(IRB法)是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根本出路
一直以来,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降就是银行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四大AMC受市场环境、经营权限及处置手段的限制,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益较低。且目前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银行的存款就会转移, t tt8. com,还必须ssbbww. c om加强不良非信贷资产的下降,达到“三降”的标准。《新巴塞尔协议》核心内容内部评级法是解决8t t t 8. c o m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中国商业银行尽快开发内部评级体系,条件成熟时采取内部评
内部评级法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