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突出体现在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行为活动与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要想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我们必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有“内容”缺“实效”的问题进行探析,并针对问题找到对策,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91-02
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基础性德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实践,对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网络时代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等不可避免地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渗透、影响到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运行过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存在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也成为了国内外思想家、教育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对此也倍加重视。近年来,国家在高等院校中大力倡导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新时期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备受道德危机的困惑。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缺乏亲情和感恩之情、职业道德观念缺失、考试作弊、自杀、偷盗、违法犯罪等不良道德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社会、家庭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改善他们的道德现状,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有
“内容”缺“实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寻找到解决对策。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缺“实效”问题探析
(一)社会道德环境冲减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当今中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不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必然导致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如今社会思想方面的变革就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冲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某些社会现象给学生们传达了这样的讯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具有崇高精神的人往往得不到社会公平、公正的对待;任劳任怨、辛勤工作未必能致富;人们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走上致富之路比投机倒把等非正当手段致富要难得多。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倡导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日渐滑坡的社会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的严峻考验。
(二)传统教学方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本来就存在自我控制力差、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低等一系列
“先天”的学习劣势,如果再加之传统的“满堂灌”、“说教”,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主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