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我是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桥梁设计与施工方面,所以本次毕业设计我选择桥梁设计。为以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辰清河河段地处孙吴县境内,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北麓,与俄罗斯的康斯坦丁诺夫卡隔黑龙江相望。通过这次设计,把所学过的知识作了系统地总结和应用,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能力,达到了独立完成一般桥梁设计的目的。
国内外研究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其最大跨径以不超过50m为宜,再加大跨径不论从受力、构造、经济上都不合理了。大于50m跨径以选择箱形截面为宜。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由于其具有外形简单,制造方便,结构受力合理,主梁高跨比小,横向借助横隔梁联结,结构整体性好,桥梁下部结构尺寸小和桥型美观等优点,目前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1)(2)(3)(4)简支梁桥属静定结构且相邻桥孔各自单独受力。故最易设计成标准跨径的装配式构件。鉴于多孔简支梁桥各跨的构造和尺寸标准化,从而就能简化施工管理工作,并降低了施工费用。连续梁桥由于荷载作用下支点截面产生负弯矩,从而显著减小了跨中截面的正弯矩。相应的减小了跨中的建筑高度,而节省了材料用量,在跨径较大时较明显。截面形式大部分偏向于T梁,与箱形截面相比较,T梁减轻了自重提高了承载力。设计方法均采用规范规定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施工方法方面,上部结构一般采用预制装配式,下部结构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综上,本次设计考虑截面标准化,设计理论创新化,施工方法先进化,采用与一致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
我国预应力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应用数量庞大。近年来在土木工程投资方面,建设规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2]。近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已达到。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国外应用非常广泛,体外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建筑工业发展的方向
之一。展望未来,预应力技术的发展主要从材料、预加力的方法、张拉设备等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工程概述
辰清河位于孙吴县西南部是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西侧,流经德都县北部和孙吴县西南部,在孙吴县城北注入逊河。本河段地质条件较好,河床下为粉质粘土可塑,其下为粉质粘土硬塑,最下层为砂砾,承载力较高。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
技术标准和设计依据
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通用技术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设计依据
1、桥面净宽
净9+2×(人行道)
2、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
3、设计水位
4、技术指标
标准跨径:40m
计算跨径:
主梁全长:
支点距梁端:
梁高:
结构形式
上部采用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下部采用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要材料规格
1、混凝土
主梁采用C40混凝土,人行道、栏杆及铺装层采用C30混凝土。
2、预应力钢束
采用钢绞线,技术标准符合冶金部YB255-64标准规定。
3、普通钢筋
采用HRB400、HRB335钢筋。
施工要点
上部结构施工要点
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70mm的预埋金属波纹管和HVM锚。
(1)支架模板,保证工程构造物的形状,尺寸及各部分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2)预应力刚束采用后张法,严格按规程操作。
(3)管道或成孔要保证质量,保证孔道畅通。
(4)主梁翼缘板湿接缝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下部结构施工要点
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1)预防钻孔坍塌、随时检查泥浆的浓度、封底混凝土厚度的确定。
(2)盖梁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先悬臂后跨中,然后逐次向支点合拢的顺序。
(3)注意基础底面标高的准确性。
(4)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2章水文计算
已知设计水位求设计流速和流量
由辰清河水文断面图知,水流截面面积A=㎡,湿周X=,从而求出水力半径[3]==
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