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缆隧道工程监理规划.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项目名称:广州市xx电缆隧道工程
二、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叠景路,西起220kV柳园变电站,向东延伸,沿逸景翠园小区内叠景路路中,一直向东延伸至广州大道南,连接厚德电力隧道。
三、工程工期:约365日历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
四、项目主要内容:
1、。
2、隧道段面类型和尺寸:盾构隧道约802m。圆形截面,,。柳园变电站出口采用明挖式隧道与工作井连接,约20米。
3、始发井Ⅰ:尺寸为:42m× m×(1个)。
4、盾构过井Ⅱ:尺寸为:× m×(1个)。
5、给排水、电气照明、消防自动报警及安防、通风等配套工程。
6、功能要求:整段隧道内可布置6回220kV线路和10回110kV电缆线路。
五、本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如下:
第二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拟建柳园电缆隧道沿线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河流,平原地形平坦,~。拟建电缆隧道穿越上涌,~。
2、地层岩性
勘察深度范围所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冲积层(Q4al)、残积层(Q4el)和白垩系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K)。基岩为白垩系砂质泥岩、粉砂岩。
3、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
①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饱和,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碎石和砖、砼块,混少量粘性土和生活垃圾。分布广泛。~,。
2).第四系冲积层(Q4al)
②层淤泥: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殖质。分布较广泛。~,;~,;~,。
③层粉质粘土:棕红、灰白色,可塑,均质。~,;~,;~,。层位不稳定。
③A层中砂:灰白色,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混少量粘粒。,,。该层仅在ZK44号孔中揭露到。该层进行标贯试验2次,实测标贯击数17~19击,平均18击。
3).第四系残积层(Q4el)
④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为粉砂质泥岩残积土。~,;~,;层顶标高-~-,平均-。层位不稳定。
4).白垩系粉砂质泥岩(K)
基岩为白垩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按风化程度主要分为⑤-1层全风化粉砂质泥岩、⑤-2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⑤-3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和⑤-4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⑤-1层全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灰绿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岩心手捻易碎,呈坚硬粘性土状。该层遇水易软化。~,;~,;层顶标高-~,平均-。该层进行标贯试验27次,实测标贯击数
31~47击,。层位不稳定。
⑤-2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灰绿色,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心手可掰碎,呈角砾状。局部夹中风化砂岩岩块。该层遇水易软化。~;~,;层顶标高-~,平均-。该层进行标贯试验28次,实测标贯击数53~90击,。分布广泛。
⑤-3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灰绿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粉砂。裂隙发育,岩心多呈碎石状,少呈短柱状,采取率55~85%,RQD=0~75%。该层遇水软化。暴露后易干裂。~;~,;层顶标高-~-,平均-。~,天然、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见下表7。
⑤-4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灰绿色,细粒结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岩心多呈柱状(节长6-35cm),采取率80~85%,RQD=70~75%。~,~,;层顶标高-~-,平均-。
4、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本区按1:

电缆隧道工程监理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