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0后”高中生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思考.doc对“90后”高中生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思考
摘要: “90后”高中生具有独特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是社会、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90后”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对高中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以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90后”高中生行为心理特征班级管理建议
“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普遍为独生子女。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90后”高中生“自我”、“叛逆”、“另类”,是一批完全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代学生的学生,他们自称“非主流”。作为一线教育工的班主任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向身心健康发展的轨道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要做到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深入了解“90后”高中生的行为、心理特征,找准方向,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整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不断向良性发展。
1.“90后”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社会责任感不强。
“90后”高中生往往有思想、创新意识强,也表现出任性、自私、个人主义严重、承受挫折能力弱的一面。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遇到问题容易情绪激动、行为失控,处理问题方式过于偏激。“90后”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大都有懒惰的习惯,在家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校学习自觉性较差,散漫成性,生活和学习状态比较被动。“90后”学生的另一大特征是个性张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把个性张扬出来。“90后”学生更多关注自己,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平等意识渐强。
“90后”高中生往往表现欲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突出、性格叛逆、明显不像以前的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他们不会轻易地接受老师的话,敢于在老师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90后”高中生头脑中没有老师思想中的条条框框;平等意识的追求、权威意识的淡薄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简单、绝对地服从在“90后”学生的意识中已经很难找到。
,却容易受挫。
“90后”高中生出身于知识飞速变革的时代,计算机、互联X高速发展几乎与他们的成长同步。电脑、X络是他们最好的伴侣,许多学生空闲时间几乎都是在电脑上度过的。“90后”在X络世界里能够找到他们需要的友谊和任何资讯与游戏,提前得到他们这个年龄段本得不到的知识与经历。他们在思维与情感上早熟,一旦在现实中受挫,就会表现得异常脆弱、孤寂与无奈。但他们视野更开阔,心智发展超前,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元,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以往的学生。所以,面对
“90后”高中生,班主任的管理更应注重技巧性和艺术性。
“90后”高中生班级管理的建议
,构建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念。
虽然“90后”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仍处于树立和发展阶段,具有很大可塑性。崇尚自我的“90后”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对自我价值有了深刻理解,就必然会升华人生价值。要让“90后”学生真正服从于道德规范,就应引导学生达成对一定道德规范在理解上的遵从,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主动精神。班主任一定要摒弃靠说教、灌输甚至外部舆论压力达到教育规范
对“90后”高中生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