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防止事故的发生,但当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时,为了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的扩大,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事故应急救援就是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途径。
第三部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
一、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概念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定义: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在正常生产的过程中,当发生了具有破坏性质的意外事件时,应对这种紧迫情况,需采取控制事态恶化、减轻损失的抢险抢救措施。
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一、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概念
⑴区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⑵建立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⑶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
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无论是能源生产经营还是物质生产经营都可以由生产经营单位独立担当,可是当发生意外突发事故时,其影响范围、灾害抢救,常常是生产经营单位难以控制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须组织全社会的资源,调动政、军、警、医、工、农、学、商各方面的力量参加应急。
法律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能力关系到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员工安全、社会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态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消防法》第十六条等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主要职责之一,并规定因此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对事故的应急能力关系到公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权状态、国际形象和地位。《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二条及《消防法》等都要求,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02号令)第七条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返回
区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由区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成。其中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整个区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区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涉及范围广,是更宏观的预案,它应整合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于其中。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与当地政府区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相衔接,充分利用社会救援力量,共保一方平安。
建立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区域内危险性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分布,各类重大危险源及其分步情况,生产、经营、存储危险物品及其规模情况,区域的自然条件情况,如气温、风速、滑坡、自然灾害因素等,区域人口密度及分布情况,区域经济、文化、医疗等发展状况,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等。
返回
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在重大危险源或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除编制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外,还应参与制定区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协调人员,确保所有在应急中需要发挥作用的组织和人员了解整个应急救援预案。为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提供包括现场事故可能性、对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后果和相关可能性等信息,及时向负责制定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的部门通报设施中或现场的危险物质变化情况。生产经营单位还应该向可能参与应急活动的外部组织提供技术咨询,使这些外部组织知晓应急救援内容。区域应急救援预案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应结合起来进行操练,并根据演练中所获得的经验更新预案。
返回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减少事故后果而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的排除它们。
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