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现真章,自读也精彩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自读课文不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就把它扔在了一边,大多是只要求学生积极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专家编辑教材时选入的自读课文都是有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自读课文占了初中全部课文近一半的篇目,很多自读课文文质兼美,并不亚于精讲课文,而和精讲课文一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富情感、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写作感悟能力的很好的阅读材料。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读的教学方法,望同仁给予指正。
关键词: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40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自读课文不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就把它扔在了一边,大多是只要求学生积极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专家编辑教材时选入的自读课文都是有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自读课文占了初中全部课文近一半的篇目,很多自读课文文质兼美,并不亚于精讲课文,而和精讲课文一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富情感、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写作感悟能力的很好的阅读材料。然而,因为中考对这些自读课文涉及甚少,所以,绝大部分教师不怎么重视,甚至一带而过,更甚至不带而过。自读课文如同虚设是不争的事实,自读课文教学的实效性就更是无从谈起。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功利性的观念,把自读课文当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情感世界、提升道德素养的主要桥梁和途径。自读课文既要改变有课而不教的错误现状,又要改变教师出嘴、学生出耳的一言堂现状。自读课文应该突出学生学习中的“自读”,突出学生在自读课文中的学习的主体性,突出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自读课文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感悟能力的基地。
一、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方法教给学生。要达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并学会综合运用。
1. 关注题目
有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线索和文章的中心。
2. 关注开头段
开头段尤其是首段的段尾句子,往往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关注行文中间作者的抒情、议论句
这些句子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是真实思想的自然表现。
4. 关注文章最后两段尤其是结尾段
行文即将结束,作者此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强烈地表达出来。
学生依据以上四点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悟出作者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
学生看了文章,明白了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只是体现在内心的肤浅理解层次。如何让他们把想要说的话用语言概括出来,把语言的先后顺序组织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条理是否清晰,都要用脑去思考,用口去表达。这就锻炼了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和欣赏能力
初中学生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新课标中所大力提倡的。怎样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并进而欣赏文章的美?首先教师在平时要讲到方法:
1. 可以欣赏句子中的字词的美
这样的字词大多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少自读课文用字或准确或生动传神,学生学会欣赏很重要。在学习中,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采用眉批、旁批和尾批的
精华现真章,自读也精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