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证券市场研究的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近二十年来,证券市场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可以:从原来
8 t tt o m
线性的、完全8 t tt8. com理性的观点到非线性、有限理性的转变;从市场宏观层面的研究到微观结构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实验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相应地诞生了一些
8 tt
新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兴起的理论,包括www .ddd tt. com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市场微观结构和实验金融学。
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和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Hypothesis,REH))为特征的主流金融理论在金融领域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人们并不总是以理性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资产定价,主流金融学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Richard (1999)具体指出了在以下五个方面模型与实际8ttt8不符:关于交易量的预测;关于波动性的预测;关于股票红利无关性;关于股票投资溢价;关于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的不可预测性。
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一系列金融事件如美国股市在2000年的大起大落、长期资本基金(LTCM)的破产保护、老虎基金的倒闭等,也更加深了人们对市场有效性及投资理性的怀疑。在学术研究和金融实务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正是对主流金融理论的质疑,促使了金融研究范式的转换,极大地促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近二十年来,金融学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可以:从原来
8 t tt o m
线性的、完全8 t tt8. com理性的观点到非线性、有限理性的转变;从市场宏观层面的研究到微观结构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实验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从完全8 t tt8. com理性到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
在传统的经济、金融学研究中,现实的人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理性人,即假定人们能掌握处理8tTt8所有8 tt 有用信息,总是能最大化其预期效用,显然这种假定是不现实的。这种以完全8 t tt8. com理性假定构筑的学说是无法通过经验科学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的,也无法观察现实人的经济行为。
对完全8 t tt8. com理性的质疑,促使人们尝试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金融问题,并试图以此来修正和检验经济、金融学的基本假设,于是便应运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行为金融学。目前,对“行为金融学”一词还没有正式规范的定义,它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利用
t8. com
信息,并做出正式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田宏伟(2001)认为构成行为金融学定义的内容有三个方面融学把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与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综合在了一起;行为金融学力图解释是什么造成了股票/证券价格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已被众多的研究证明是广泛
8ttt8
存在的;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投资者是如何产生系统的认知偏差或称为有限理性(
当代证券市场研究的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