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墨子义利观.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墨子义利观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02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02
墨子“义利”观究竟是什么样的……………………………………………03
(一)、“万事莫贵于义”……………………………………………………… 03
(二)、“义,利也”…………………………………………………………… 03
(三)、“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04
二、墨子“义利”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05
三、墨子“义利观”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09
四、结语……………………………………………………………………………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义”与“利”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义利观首先是何为至善的问题,它体现了对待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本文将从墨子“义利”观的具体内容、“义利”观在墨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墨子“义利”观在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墨子“义利”观进行探讨。

关键词墨子“义利”观相互关系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 is a very important area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first meaning of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 is what the most kind-hearted is,and the second is how to treat the interest. This article will eplore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of mozi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①.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 of mozi.②.The statusof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in mozi’s ideology.③.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 of mozi in the Pre-Qin society.
Keywords Mozi The concepts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s” Mutual relation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浅议墨子“义利”观
引言
“义”“利”问题首先由孔子提出,孔子在思考“义利”关系时,提出了“义以为上”的价值原则。他虽然并不去“利”和非“利”,但却有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的倾向。墨子思想继承于孔子,但却对孔子思想进行了批判,尤其是提出了与孔子相反的“义利”观,是别具特色的,乃至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都是极为独特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墨子“义利”观进行探讨。
一. 墨子“义利”观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 “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四库全书版第89页
孔子虽然并不去“利”和非“利”,但却表现出明显的重“义”轻“利”的倾向,甚至把“义利”对立起来。墨子批判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墨子同样贵“义”,也是“义以为上”。说到墨子贵“义”,不得不提到《贵义》篇中的一段话:“子墨子言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很重要,然而为了“义”,人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可见墨子对“义”的看重。
《天志下》也提到:“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另外,墨子还提到对“义”的践行和成圣成贤的方法,提出:“必去六辟。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子·贵义》四库全书版第87页
由此可以看出,墨子

浅议墨子义利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