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辽宁五龙金矿北部区地质特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辽宁五龙金矿北部区地质特征
[摘要]席大岭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东南17km,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与林家三道沟金矿特征相似,且预查成果丰富,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五龙金矿北部地质背景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99-01
一、地质背景
五龙金矿北部区位于我国重点金属成矿区带辽东―吉南成矿带的西南;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图1),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
1、裂谷发育过程中形成上部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10-9)、中部碳酸盐岩建造(-×10-9)是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设计区中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2、辽河群地层被重熔形成大面积的混合花岗岩。设计区及外围除里滚岭及叶茂等几处尚残存辽河群外,90%的地区皆为混合花岗岩占据。地壳重熔是矿源层中金元素活化迁移的热动力条件,使金等元素由构造挤压带向构造扩容带迁移,造成金元素集中分布于北东向构造带与北西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同时由于外来物质中金元素的带入,重熔形成的混合花岗岩金丰度值达10
×10-9。
3、区域上强烈的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设计区提供了成矿热源,设计区东部出露有五龙背-大堡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大岩基,出露面积上千平方千米,南东部出露有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根据区域航磁重力资料推断为一个岩浆岩田。
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出露面积50km2,该岩体侵位高(侵位于地壳中、浅部位),分异好,金丰度值较高(8×10-9),Cl的活度明显增强(200ppm),F/Cl比值减小,反映出该岩体对金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稀土元素特征研究显示该岩体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金矿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型式基本一致,反映出该岩体与金矿体的形成具有密切的物质来源关系。可见燕山期岩浆活动不但提供了热源,而且也提供了丰富的矿质来源。
4、区域上断裂构造发育,呈菱形格子状构造框架,以2-4km等距离展布的黑沟、鸡心岭、杨家、红石、韩家堡子等北东向断裂构造与4-6km等距离展布的苇沙沟、油盘岭等4条北西向断裂带形成的构造交汇处,是金矿床定位有利空间,控制了金矿床的产出(图 2)。
5、区域上已经发现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如石英脉型、硅化花岗斑岩型、韧性剪切带型、蚀变碎裂岩型等。二十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该地区仅对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给予了重视,并于五龙金矿矿区范围内探明石英脉型金矿储量近50t,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找矿新方法、新理论的引入,五龙金矿及外围其他类型金矿床逐步得到重视,并相应开展了地质评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二、地质特征
五龙金矿北部区位于五龙金矿的北部,通过与相邻五龙金矿床类比,总结成矿规律,认为五龙金矿北部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区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浪子山组、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这套岩系金丰度

辽宁五龙金矿北部区地质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