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南与现有工业用地相邻;㎡,㎡,为二类居住用地。
该地块现状为部分农宅,其余均为空地;规划用地东侧为东马路,其道路宽度为40m。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4.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5.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
6.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10.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7800平方米。
:住宅为33层等,公建为2-3层。
:符合该城市规划的要求。
:住宅满足大寒日8:00--16:00有效叠加日照时间≥2小时,托幼满足冬至日9:00--15:00有效叠加日照时间≥3小时。
第二章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两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小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21世纪新型居住小区。
以人为本,创造有序而和谐的生活环境。充分考虑住户对房前屋后“绿”的感受和对活动空间的需求,同时注重休闲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和半私密性的不同特点。营造一年常绿,四季有花的宜人居住环境。
人心向“绿”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应通过绿化种植和空间分割等手法隔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使人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处在生态环境之中。
充分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小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标志性建筑以及组团、院落、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期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规划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区和功能布局。同时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近期与远期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文化特色景观容易让人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意念上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