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摘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发展好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中衡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庆城县为例,从政府、金融、产业调整、绿色崛起四个方面,为庆城县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swot分析;对策
一、发展优势
(1)发展特色农业。庆城县围绕市民的菜篮子、农副产品和城市建设需要,突出发展郊区农业和设施农业。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瓜菜入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2)发展旅游业。庆城古为禹贡雍州之地,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祖国医学鼻祖岐伯的桑梓,是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和大书法家米万钟的故里,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有力的旅游资源都为庆城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抓住机遇
(1)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应以建立政府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为目标对此,要求转变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政治安民、社会稳定、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具体来说,应坚持
“小政府、大社会”、“少管理、多服务”的原则,实现以下几个转化:一是从直接行政向间接行政转化。转变政府职能,履行“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职责,从万能的政府变成有限作用的政府。有限的政府才是真正高效率的政府。二是从部门行政向行业行政转化。建立以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为主,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为辅的行业行政,解决长期的传统行政体制遗留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企业自愿组成的行业协会为主体,以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为中心进行行业管理。(2)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县域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提升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三、遏制劣势
(1)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区域品牌。产业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而产业竞争力又受主导产业的制约。庆城县的实际情况是缺乏高新技术,且只有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培育将优势资源转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塑造和推广县域内某一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的区位品牌形象,以品牌资产为纽带,将诸多的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借助品牌效应,获取集聚规模经济效益。(2)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活跃第三产业,增强庆城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庆城县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去发展旅游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显得非常重要。一是加快城镇扩容提质。扩张城市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带动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各景区景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推介力度,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四、避免风险
庆城县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风险,其主要风险来自于邻县的威胁,庆城县的邻县镇原县拥有与庆城县几乎相同的自然条件,但其发展优于庆城县,在区域竞争中庆城县位于不利地位,而庆城县的这种不利地位从根本上说是资金的缺乏导致的。(1)改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行的经营自主权。商业银行要合理定位县域经济的信贷营销战略,正确对待县内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强县级分支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信贷动力与效率。(2
庆城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