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秀山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报告文本.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是水利工作第一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对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和饮水安安工作做出了批示和指示。“八五”以来,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至2004年底,我县共建成人饮工程2681处,累计解决了47928户人的饮水困难。
重庆直辖以来,我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我县碳酸岩溶地区分布较广,地质条件较差,全县地形相对高差大,溪谷纵横且切割强烈。境内立体气候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灾频繁;近20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自然蓄水和保水能力差;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冬水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许多井、池、泉水逐渐枯竭。加之锰、汞工业迅速发展,县境内的梅江河、溶溪河、平江河三大主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水质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严重影响我县农村饮水安全。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遵照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人饮安全建设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高锰水、高汞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水源保证率和水量不达标饮水不安全人数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供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到2010年,实现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农村居民比例降低三分之一。
此次规划拟建各类供水工程193处,共解决18个乡(镇)、139个村、849个组、33060户、。。,新增年供水量550万立方米。
我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地理自然条件差,地方财政收支极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极度缓慢,农村饮水不安全将直接影响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规划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经国民经济评价,主要经济评价指标均满足有关经济评价的规定,项目合理可行,请上级尽快安排资金予以实施。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加之我们编制水平有限,报告有不够完善之处,敬请在实施中予以修正。
《秀山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编制组
二○○五年六月二日
第一章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第一节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角。东与湖南省的龙山县、保靖县、花垣县接界;南西与贵州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西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邻。地理坐标在东经108°43′06″—109°18′58″和北纬28°09′43″—28°53′05″之间,。
二、地形地貌
秀山属武陵山二级隆起带南段,其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其次为平坝和中山。按照山地、丘陵、平坝分类标准划分,,%;,%;,%;,%。上述地形分布因受地质构造控制,呈近似平行的三山两谷,其山脉走向与褶皱轴向基本一致,呈南西—北东向。全县地形具有如下特点:
(一)、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山谷起伏。西南部群山屹立,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为我县主要的中山分布区。,是县境内最高峰。县境东北角的石堤高桥烂泥湾,,是县境内最低点。南北相距约80公里,东南相距58公里。
(二)、溪谷纵横,切割强烈。县境内河流如树枝状分布,长度大于5公里的有48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13条(不含过境河流),河流流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多发育成顺向谷,支流则发育成逆向谷,与构造线正交或斜交。谷底切割强烈,具有溪流短,坡度大,岸坡陡等特点。
(三)、溶蚀谷地、洼地残丘发育广泛,平坝狭小。
按照山地、丘陵、平坝划分标准,各类地貌面积详见表1-1。
秀山县地貌类型面积分布特征表
表1-1
地貌类型
面积(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
中山


低山


丘陵

8.

秀山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报告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789 KB
  • 时间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