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节奏兴趣培养
【摘要】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节奏也是其最早感知到的音乐元素——鲜明的节奏总是可以让还未学会走步的宝宝兴奋得手舞足蹈。
【关键词】兴趣游戏与节奏律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特点。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能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节奏也是其最早感知到的音乐元素——鲜明的节奏总是可以让还未学会走步的宝宝兴奋得手舞足蹈。因此,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节奏感是幼儿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为了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整体音乐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我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人体打击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
节奏的练习比较乏味,如果让幼儿一遍遍跟着老师拍手练节奏,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厌烦情绪,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要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学习《幸福拍手歌》我就让学生根据歌词来做拍肩、跺脚、点头、晃动身体、不同的舞蹈动作等。组织幼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音乐中的节奏。在有趣的节奏表达的过程中,幼儿的节奏感明显增强。
二、用具体、形象的游戏活动来教幼儿学节奏
幼儿学习以兴趣为主,当幼儿感兴趣时就学得快,掌握得好。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动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节奏。如学习x
—| x —|
xx xx | xx xx|
这两个节奏时,可以用开火车这一游戏,从开始开车到火车到站来进行。火车出站比较慢,模仿节奏x—∣x—∣。火车平地上开的过程比较快,xx xx | xx xx|模仿节奏等。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一起开火车,老师当车头同时模仿火车发出的声音呜—∣呜—∣。当幼儿会玩了以后,说明已经实步学会了节奏。
此外还可以运用切菜、打鼓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由于幼儿兴趣高,因而幼儿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会很投入,在玩的过程中会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捕捉到节奏型,掌握好节奏。
三、音乐律动活动与节奏能力的关系
音乐律动活动的教育价值不但与生命成长关系密切,而且与个体的心智发展关系密切。感官—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发生在儿童从出生到四五岁之间,它是这个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跟随音乐的身体律动可使幼儿对音乐的情绪情感有更直接的感受和更自主地表达。
1. 《我有一双小巧手》
——体验稳定拍感
《我有一双小巧手》是一首歌词诙谐,曲调朗朗上口,速度适中,适合小班幼儿歌唱。歌词:我有一双小小手,(两手合掌按节奏拍手四下。)
一只左来一只右,(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
变成老鹰飞一飞,(左右手交叉手背像前,拇指相扣,其余四指并拢,前后摆动两次。)
变成孔雀跳一跳,(拇指尖和食指尖相对呈椭圆形,其余三指竖起,掌心向外,左右摆动两次。)
变成小猫叫一叫,(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握紧,拇指、小拇指竖起,右手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握左手手腕,左手掌心向外,左手手腕上下摆动两次。)
变成狐狸笑一笑,(拇指尖、中指尖、无名指尖相对,食指和小拇指竖起,左右手掌心相对
浅谈幼儿节奏兴趣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