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木叶董玉珠..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说‘‘木叶’’
林庚
高二(2)部董玉珠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了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提高审美品位,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读4—6段,思考:
从课文看,古代诗人笔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课文阐释了“木”的哪些艺术特征?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饱满
空阔
排斥“叶”,空阔
颜色:微黄
触觉:干燥
与“叶”一致,饱满
颜色:碧绿
触觉:湿润


疏朗的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落木
更空阔
落叶
木叶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通观全文,思考:
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特征吗?
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有诗家语

说木叶董玉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64 MB
  • 时间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