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
摘要: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的教育水平,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质教学水平
1 概述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和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教育金字塔中的顶层,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重要培育基地的大学教育,更是体现的窗口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是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
前些年,为了适应,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不断地扩大大学生的招生规模,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出现师生比大幅度下降、教师队伍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高校多年的任教经历和体会,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到之处,恳请各位的批评和指正。
2 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措施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扩招,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所以,高校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不可避免的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想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在很多国家的相关文件中都提到了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首先要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将决定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修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既然选择做一名大学教师,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抱有一颗潜心专研、乐于奉献、甘于平淡的心去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和模范作用。
其次,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21世纪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或者90后,都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拥有敏锐的思维、充沛的精力、特立独行的性格等等,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优点与缺点或许都不太一样,因此,作为能够包罗万千的大学教育,更直接的说也就是大学教师,也必须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不论学生的家庭出身、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不论学生的能力高低,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他所面临的每一位学生,关注其学习、关心其生活和思想状态,不断地与之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进而获得学生从心底里对老师的尊重。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从原来单纯的黑板教学,到如今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让原本枯燥的公式、乏味的讲解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但是,哪些内容应该在黑板上手写,哪些内容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