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乔路(红普路西侧-杭海路西侧)道路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浙江大学
建设单位: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江干区块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3
第二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5
第三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拟采取措施 6
第四章公众参与结论 15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7
第六章联系方式 19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名称为九乔路(红普路西侧-杭海路西侧)道路工程,为新建工程。项目拟建于杭州国际商贸城单元三卫村区块,建设内容为道路、桥梁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长1260m,规划红线宽50m,设置桥梁2座。
本项目各道路规模、总投资建表1-1。
表1-1 道路规模、总投资
道路名称
规模
用地面积
总投资
其他
九乔路(红普路西侧-杭海路西侧)
长1260m、宽50m
63000平方米
22100万元
桥梁2座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 60km/h
(3)、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4)、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T=15年
第二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 社会经济环境
近年来,江干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时耕地面积也在逐年下降。
江干区现有道路交通以新塘路为界,西部道路网日趋完善,而东部道路交通相对滞后,现状交通主要依托村级公路,对外联系很不方便,严重制约了该区块的建设和发展。
(2) 生态环境
本项目沿线目前以人工生境为主,评价范围内自然生态几乎不存在。植物主要以菜地种植的蔬菜为主。区域内未发现有野生保护动植物,也无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点。
(3) 声环境
本评价在拟建道路经过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作为代表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共布设噪声监测点3个。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拟建地现状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各测点昼夜间均可达到2类标准。
(4) 大气环境
项目拟建地CO 、SO2、NO2和PM10均可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5) 地表水环境
项目拟建区域附近和睦港水质除了PH和石油类能够达到Ⅳ类水体标准要求外,其余指标远远超出标准要求,河道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超标原因由于沿线工业企业污水大量无序排入,生活及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河道,加上河道长期未进行清理疏浚,河流水质严重污染。
评价范围
结合本项目沿线的环境特征,本次环评的评价范围确定如下:
(1) 社会环境:路线所经过的村庄(调查范围适当扩大至拟建道路直接影响区域);
(2) 生态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取、弃土场以及施工临时用地;
(3) 声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
(4) 环境空气: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
(5) 水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 m以内的一般水体。
第三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拟采取措施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社会环境影响
①本项目所建道路为城市主干道,为杭州国际商贸城单元的配套道路,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城市规划是相协调的。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江干区国际商贸城区块的建设发展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道路工程地下管网系统的完善,为所达区域的开发提供了“七通”,有利于国际商贸城区域的开发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江干区的城市化进程。
②本项目建成后,为杭州国际商贸城区块同周边城区组团的联系和互动提供了必要纽带,可大大方便沿线居民的出行,同时可减少生活、生产污水直接排河所造成的污染,彻底改善沿线环境,从而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
③本项目道路沿线基本无高压线,在施工过程中需对现有电力线、通讯电缆等架空杆线进行“上改下”迁移。根据有关规定,道路设计部门在设计时必须与电力、邮电等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对策办法,并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行拆除迁移。因此,道路建设一般不会对电力及通讯设施带来太大的干扰。
④本项目沿线以建筑为主,项目建设不会减少耕地面积,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无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将增加沿线乡镇与外界的横向联系,加快当地工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沿线农用土地性质相应发生改变,带动第三产业及房地产的迅速发展,使原有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沿线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 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拟建道路附近现状以菜地和少量的三卫村农居为主,本项目建设占用附近农田较少,挖出来的土方将会用于工程的建设,因此,对沿线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影响极小。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本项目建设区域目前已无珍贵稀有动物存在,也未发现
九乔路红普路西侧-杭海路西侧道路工程建设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