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纪行(四)古都探秘
“在遥远的丛林深处和群山之中,有古城的废墟和破败的庙宇,那都是从前盛极一时的朝代和被征服的民族残存下来的遗迹?D如果缺少那种神秘和古老的色彩,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地方就不能算是十分圆满的东方了……”马克?吐温对斯里兰卡古都的描述,吸引着我前去一探究竟。
在斯里兰卡,以西古都阿努拉德普勒、东古都波隆纳鲁沃与中古城康提组成的三角形地带,被誉为斯里兰卡“文化金三角”,坐拥斯里兰卡八大世界遗产之半壁江山。在这里,诞生了斯里兰卡有史可稽的第一个王国,发生了佛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创立了僧伽罗宗教与文化,开启了水利文明的先河……
阿努拉德普勒:创世纪首都
距科伦坡东北方向205公里的阿努拉德普勒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自公元3世纪起成为斯里兰卡有史可记的第一个王朝首都。佛教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在此发生,僧伽罗宗教与文化继而创立。阿努拉德普勒被誉为斯里兰卡文明的摇篮,198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让我们把历史的篇章翻到2300年前。印度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来到斯里兰卡传教,带来了当初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七天七夜悟道成佛的那棵菩提树的一根枝干。这根枝干被栽种于阿努拉德普勒古城,如今依然枝繁叶茂。
在古城中心,我看到那棵圣菩提树位于高台的顶端,金色的围栏将其环绕,树枝以金色扶手支撑,五彩经旗悬挂飘扬。枝叶繁茂有些遮挡视线,任凭我不断换位踮起尖脚,也仅能观其部分枝桠,这犹抱琵琶半遮面更增添了其神秘隆重的仪式感。
络绎不绝的佛教徒们身着白衣,在声声不息的诵经伴奏下与油灯飘渺的香火中,手捧莲花前来膜拜。一个漂亮的小男孩以手触摸莲花供品以求祝福,红衣大师见后生可畏,欣喜之余用手机为其拍照留念。更多的信徒们或默默诵经,或双手合十祈祷,神情专注而虔诚。滚烫的地面烘烤着我的双脚,眼前摩肩接踵且秩序井然的人潮,令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棵菩提树是僧伽罗人宗教信仰的核心,是他们的精神图腾。
佛寺、佛塔、佛像在阿努拉德普勒古城3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内随处可见,一天游览仅能走马观花,令我流连慨叹。
“曾经的伯拉贞宫原为9层,有供僧侣居住的900个房间。整座建筑由1600根石柱排成40个同心圆,石柱支撑着一??巨大的铜箔金色圆屋顶,故称为‘铜宫’。”我的导游Krish是僧伽罗人,博学的他对斯里兰卡历史颇有研究。望着眼前遗址残留的1600根石柱,我只能凭想象还原其曾经的辉煌夺目。而不远处伯拉贞宫的皇家浴池却保存完好,神奇的双水池荡漾着一池碧水,令人恍如隔世。
作为阿努拉德普勒的地标建筑,鲁梵伐利耶塔(亦称大塔)无疑是必游之地。纯白色的大塔外形线条柔和,好似一颗巨大的水滴温柔地坠落地面,众多大象雕塑守卫着它的大门,庄亚肃穆。大塔建于公元前2世纪,塔基直径96米,高55米,据记载当初完工时高达110米,曾是斯里兰卡最高的佛塔;如今高70米,直径112米的杰特瓦纳舍利塔以红砖砌成,塔正面建筑上的雕塑造型柔和,姿态优美,面部表情生动活泼;而绿林掩映间矗立的外形酷似响铃的白色佛塔“睹波罗摩塔”,塔体虽然不大,但因其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销骨舍利,因而备受佛教信徒的崇拜。
在建于9世纪的僧人学院中,我看到那块著名的半月形浮雕“月亮石”。用巧为天工、叹为观止诸多陈词形容绝不为过,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格外吸引游客的
斯里兰卡纪行(四)古都探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