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二版绪言
绪言
比较的时代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文化比较作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这就是把比较与可比性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看看什么是比较的前提和可能性条件,为什么要比,比是要比出个什么名堂来,什么是可比的,什么是不可比的。在座的同学们大多是中国文学、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专业的,许多同学也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感兴趣。众所周知,比较文学一直是一个定义模糊、常常处在危机状态的学科,虽然世界上各个主要大学都有比较文学系,但好像谁也说不清楚比较文学到底是什么。不过虽然如此,比较文学却仍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一门显学,这说明它自有它的存在理由,这个理由或许在今天仍然难以说得明明白白,但它作为需要、作为兴趣领域,仍然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基础。比较文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热门话题,由此可以一直上溯到五四和晚清,可以说是跟现代性问题一道困扰现代中国人的一个基本问题。今天,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冲击,更把这个问题推到一种紧迫的地步。
其实,比较文学也好,比较文化也好,作为哲学问题的比较也好,尽管它们的对象可以是超历史的,比如中》里就有有关匈奴人和汉人的文化比较的观察,或古希腊、古罗马对“野蛮人”的观察,但究其矛盾的核心,仍然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把古代世界的伦理、价值和社会系统翻了个底朝天,在“自由”、“平等”、“个性”的名义下重新界定了“什么是人”
的问题。这个历史过程所引发的种种冲突,就包含了文化冲突,而这种现代性条件下的文化冲突,既有时间维度上的“新”与“旧”的冲突,如近代中国人讲的“古今之变”;也有空间维度上的“自我”与“他人”的冲突,如近代中国人讲的“中西之争”。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里面对此有一番很精辟的描述。其中第23节,在“比较的时代”的副标题下,尼采写道:
人们受传统的约束越小,他们的种种内心动机也就越发蠢蠢欲动,因此他们外在的骚动不安、他们相互间的交往和融合、以及他们种种努力的多重交响也就日益加强。现在谁还会对一个地方恋恋不舍,以至于把自己和后代困在这一个地方呢?谁还会对任何事物有任何难舍难分的感情呢?正如所有的艺术风格都被一个接一个地模仿,道德、风俗、文化的所有阶段和种类也都被模仿。----这个时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其意义的:各种世界观、各种风俗文化在这个时代可以被人一个一个地加以比较,被人一个一个地经验到;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以前一切文化都只有地域性的支配地位,所有艺术风格都束缚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各种形式都把自己摆在人们面前以供比较,而一种强化了的审美感受力将在这种种形式中做决定性的取舍:这其中的大部分,即所有被这种审美感受力所排斥的东西,人们将会任其湮灭。同样,在今天,一种较高的道德形式和伦理习俗也在选择,这种选择的目的不是别的,正是要剪除那些较低的道德。这是比较的时代!
The less men are bound by tradition, the greater is the fermentation of motivations within them, and the greater in consequence their outward restlessness, their mingling together with one another, the polyphony of their endeavours.  Who is there who now still feels a pulsion to attach himself and his posterity to a particular place?  Who is there who still feels any strong attachment at all?  Just as in the arts all the genres are imitated side by side, so are all the stages and genres of morality, custom, culture.  ---Such an age acquires its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fact that in it the various different philosophies of life, customs, cultures can pared and experienced side by side; which in earlier ages, when, just as
ll artistic genres were attached to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