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诗意的思品课堂
【摘要】诗意的思品课堂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为载体,以学生的生命活动为本质,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以情感作为动力,以情境交融为表现,师生自由对话,个性张扬,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享受生命的唤醒,让学生达到“入境、妙悟、升华”的状态。
【关键词】诗意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
一、在导语中营造课堂的诗境
诗意的思品课堂,应通过素材的精选、媒体的妙用、活动的组织、语言的凝练,创设一个诗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诗意的教学情境中享受思品课带来的人生启迪。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本课程的特征之一。”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生动鲜活的材料,引入思品课堂,让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案例成为教育的资源,成为拓展的课程。
因此,教师能否在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精选素材,创设诗意的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执教“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准备了三张投影幻灯片:黛玉葬花、三气周瑜、范进中举。教师介绍《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又讲起《范进中举》,教学中再辅之以适当的解释,营造了一个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境交融互动为表现方式的便于学生自由对话的情境。可以想象,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自然领会了“必须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的教学要求。课堂在浓浓的诗味和神韵中,唤醒着学生的情感本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在生成中体现课堂的诗趣
“诗趣”的创设,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捕捉学生学习的“意外”,通过巧妙点拨,将错就错,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让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在学完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做四有新人”这一部分内容后,苏人版初三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课内容:根据对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认识“地球村”,增加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四有”新人。为此,我根据教材要求,组织学生收集材料,开展了一次讨论交流活动。
一名学生围绕当今时代主题,介绍了2011年3月中旬开始的叙利亚危机,动荡的局势使得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持续地冲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学生纷纷发言,有的介绍叙利亚难民情况;有的回忆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有的阐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干涉;有的甚至披露了2003年3月20日美国打击伊拉克的事实,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学生分析认为,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下,不仅仅影响到局部地区、小部分人群,甚至还影响到全人类、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人以1999年海湾战争为例,介绍了在战争过程中,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贫铀弹,放射性物质对伊拉克人民的伤害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在战争结束后,许多原本身体健康的美军出现了行动困难、说话乏力、思维不清等症状。科威特境内数千口油井的黑烟使海湾地区不见天日,就连珠穆朗玛峰地区也受到污染,珠峰南北坡均出现下黑雪的现象。在伊拉克这个极度缺水、干旱的国家,战争导致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大大加剧了荒漠化进程。
按照预定的方案,本课重在
打造诗意的思品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