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课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生态自然观提出的现实困境——生态危机。
当前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人口激增(人口爆炸)。
(2)自然资源的短缺(由于过度开发与低效率的利用所导致的)。一方面,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资源又被大量浪费,对资源的低效率使用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我们在不减少产出的情况下,减少资源消耗总量的有效途径。(3)环境污染。
3、环境危机的本质问题。
(1)增长是否有极限?
(2)科技的局限与作用的复杂性。科技发展存在时代的局限,在每一个时代都不可能绝对完美,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可能也伴随着灾难。
(3)环境危机是复杂的系统问题。
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所组成的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内部形成了自己的循环,系统具有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保持平衡的功能;(4)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自然观的具体落实,就是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发展原则,发展是必须的。2、可持续性原则,即发展应该是“在不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3、共同性原则(全球性、全人类)。 4、公平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
2003年《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1)限制人口增长。(2)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绿色GDP的观念。(3)批判消费主义文化,重建节约性消费。
生态发展观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涉及体制、利益差别、观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解决好了,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生态平衡
(1)指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动态平衡联系。
(2)指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

第四课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9-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