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新进展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狼疮脑病的预防及护理要点
概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雌激素
,可能是外来抗原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
临床表现
活动期病人多有疲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约80%病人有皮肤损害。常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疹。典型者面颊及鼻梁部位可见不规则的水肿性鲜红或紫红色蝶形红斑,少数呈盘状红斑。部分病人可有光过敏现象,口腔黏膜有反复发作性无痛性溃疡,遇冷后出现雷诺现象等。
临床表现
约85%病人有关节疼痛,指、腕、膝关节最常见,表现为不对称的间歇性多关节痛,偶有指关节变形。部分病人伴有肌痛,有时出现肌炎。
多数患者可出现,多表现为肾小球肾炎,出现蛋白尿及尿镜检异常,约10%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发展至晚期可出现高血压、尿毒症,可因肾衰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约半数病例可发生程度不同的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重者可致心衰。
:约半数有胸膜炎,部分患者可发生间质型肺炎(狼疮型肺炎)。
: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脾肿人及肝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可出现精神障碍、昏迷、颈项强直、抽搐、偏瘫等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类似精神分裂、周围神经炎等表现,多见于危重症。女型患者发病后,可有月经失调或停经。
:贫血的发生率约60% .
:15%的病人有眼底变化。
治疗新进展
一、免疫吸附所谓免疫吸附就是将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具有特定理化亲和力的物质(配基)与吸附材料(载体)结合,制成吸附柱,使其可以选择性或特异性地吸附体内相应的致病因子,以治疗疾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免疫性、排异性疾病渡过病情危重期和免疫风暴期,使病情缓解。在与药物联合治疗中,增强机体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使药物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疗程缩短、降低复发率。甚至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二、红斑狼疮的T细胞治疗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狼疮脑病的预防及护理
专科护理
评估患者意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狼疮脑病发作时的先兆:头痛、烦躁、抽搐、意识模糊或突然意识丧失。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床旁备吸痰器,各种抢救器械、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发生狼疮脑病患者立即予以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吸氧,安置心电监护,对牙关紧闭及抽搐的患者,使用开口器及舌钳,避免舌咬伤和舌后坠,预防窒息及误吸等意外。
狼疮脑病的预防及护理
按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患者过度烦躁可遵医嘱予以安定治疗;予以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时,观察患者消化道症状、有无感染征象等。腰穿术后予以去枕平卧6小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等情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