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与环境.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与环境相关的概念
生活环境指生物周围一切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的总和
生物因素: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寄生、共生
食物链:一定环境范围内,各种生物通过食物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联系
非生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如温度、深度、光线、底质、气体、盐度等
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示意图)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制约性——环境从根本上决定生物的分布和生活习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可通过自身生理机能的调整、改变
生活方式、主动寻找新的生活环境等方法来适应环境的
变化。因而生物获得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潜力还能
改造环境
两者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切相关,如植物、土
壤、水分、气体
广栖生物:能在较宽限度范围内生活的生物
狭栖生物:只能在小范围内生活的生物,如造礁珊瑚
3、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意义
了解生物的进化规律与地史时期地球环境变迁具有重要价值。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古示今),维护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保证人类社会快速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按海陆分布的地理分区
陆地、海洋
按海拔高度及海水深度的地理分区
高山区、平原区
滨海区、浅海区、半深海区、深海区
按纬度划分的地理区
极地区、寒带区、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1、大陆生物环境分区
陆地环境生物区
河流环境生物区
沼泽环境生物区
湖泊环境生物区
纬度、温度和湿度及水体性质对大陆环境分区最重要
(1)陆地环境生物区
包括山岭、丘陵、平原、内陆盆地等,主体为受剥蚀区
常见化石为植物、孢子花粉、哺乳动物骨骼、腹足动物等
(2)河流环境生物区
包括各个水系的主干及支流河床、河岸和河口三角洲等
化石主要产于山麓附近的水流沉积及河道形成的河床和沙滩沉积物中
常见化石主要为硅藻、轮藻、孢粉、介形虫、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等
(3)沼泽环境生物区
是陆地上的低洼潮湿地段
植物丛生,常有泥炭堆积
沼泽沉积一般以黑色泥岩为主,夹煤层,含大量植物化石
(4)湖泊环境生物区
包括含盐度不同的咸化湖泊和淡水湖泊
各类化石比较丰富,主要有植物、孢粉、种子、钙藻、昆虫、鱼类、陆相介形虫、叶肢介和脊椎动物等

生物与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52 KB
  • 时间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