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休谟论文习惯联想论文:休谟因果观浅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休谟论文习惯联想论文:休谟因果观浅析
[摘要]因果关系理论是休谟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休谟认为,经验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而因果律来自经验,经验是习惯。休谟的观念关系和实际事物两类命题的划分在哲学史上首次区分了分析与综合。
[关键词]休谟因果观经验习惯联想
一、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将传统的经验主义原则引向深入的结果,它在认识方法的层次上,将经验推理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深刻地揭示出来,使经验哲学获得了更能显示其本质特征的新的涵义。正如近代以来对认识论的一切探讨都是以自然科学知识的增长和方法的进步作直接动力,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形成也是同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近代自然科学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把发现事物的原因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把对事物原因的说明当作科学知识。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适应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尤其注重同科学知识获得问题有密切联系。
二、在哲学和宗教哲学中,“有果必须有因”是不证自明的原理,是进行推理的基础。对于这个不证自明的原理,休谟前无古人地提出了疑问:对于这个原理,我们有什么证据?我们用什么理由证明它的真理性?休谟指出,凡是承认这个真理的人,既不举出任何证明,也不要求任何证明,就把它认作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种独断。如果需要证明,有人坚持说,这个命题是建立在直观和理性证明基础上的,因此有不容置疑的确实性。休谟对此提出了反驳,他的理由是:第一,根据知识的分类,一切具有直观确实性的命题只能来自
“观念的关系”,但是在能够提供直观确实性的任何观念中,都不含“有果必有因”的命题。因此,这个命题不具有直观的确实性。第二,根据观念理论,一切观念都是互相区别、各自独立的,对他们可以任意分离。所以,在思想中将“原因”的观念和“开始存在”的观念分离开来不但是可能的,而且不含任何逻辑矛盾,因此休谟认为对于“有果必有因”的命题没有理性证明上的确实性。
那么,休谟又是如何理解因果关系呢?在休谟看来,在因果现象中已知的关系中,时空接近和时间接续(原因在结果之先)关系不是因果推断的充分条件,他们“不足以使我们断言任何两个对象是因和果”,很明显,任何相似对象的恒常会合不论发生多少次,在形式上只是一种重复,从中并不能产生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新”概念。可是无论如何,我们毕竟在相似对象的恒常会合后,作出一个对象产生另一个对象的因果推断。那么这个推断是怎样作出的呢?休谟认为从理性方面是无法证明的。他说:“我们只是假设,却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相似于我们所未曾发现过的那些对象”。因此,休谟认为因果推断的发生是由于习惯:“凡不经任何新的推理或结论,而只是由于过去的重复所产生的一切,我们都称之为习惯”。在由因及果的推断中,习惯是从经验中相似现象的反复出现,即所谓对原因和结果的恒常会合中产生出来的。人们观察到某类现象发生后就有另一类现象随之发生,这种情形反复出现之后,就使人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这正构成了因果推断的基础。休谟认为,习惯是人性中的一个原则,用习惯来说明因果推断,,完全符合人性哲学的基本要求,因为习惯的建立必须依靠经验,人必然先有多次的经验,才能形成习惯
,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习惯的原则不是先验的原则,而是经验的原则,是与人性哲学的经验主义根据完全一致的。
三、在休谟的论述中,最常用的典型例子是两个弹子球相撞,休谟称之为“与我们用感觉和反省所知道的

休谟论文习惯联想论文:休谟因果观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