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己一轨道下山扩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己组采区回风下山原支护形式为锚网喷支护,由于受矿压影响巷道出现离层裂缝现象,对安全存在隐患,经井领导研究决定,对己组车场平台至己组21080车场之间的己组轨道上山巷道进行整修,工程量285米,为保此项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案:
1、施工时采取由上向下逐排施工,从己组平台开始向下开始扩修至21080车场。
2、施工顺序:临时支护→捣掉活矸→挑顶扩帮(只剔除裂缝段帮顶喷浆层)→锚网支护→喷浆加固,喷浆厚度120 mm。
三、出矸系统:
己组轨道下山扩修施工点通过人工装岩→一吨矿车→己组轨道下山→己一上部车场→井底车场西段→副井底→地面。
四、锚喷支护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
巷道现状: 局部出现裂隙,漏顶等现象,整修时剔除裂隙,漏顶,帮处的喷浆层,然后挂网,最后进行补喷浆
(一)保证项目
1、锚杆网的材质、规格、强度必须符合措施规定
2、锚固剂的材质,规格,强度符合规定。
3、锚杆采用Φ20×1500mm型强力锚杆(回收复用的锚杆,锚杆长度不低于1500mm),间距700mm,排距700mm;
4、金属网采用900×2800mm金属网规格:,网孔50mm
×50mm。
(二)基本项目
1、锚杆的锚固力:≥90KN ,合格:不小于设计值的90%;优良:符合设计值的要求。
2、锚杆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的规定,托盘、杆体不得松动。
3、锚网质量:网间搭接100mm,每250mm用8#铁丝连接一道,并与锚杆压接。
(三)允许偏差项目
1、锚杆间、排距:700±100mm。
2、锚孔深度:设计值1500mm,误差不大于-50mm。
3、锚杆角度:≥75(与设计角偏差±3º)。
4、锚杆外露长度:10—40mm。
5、锚杆施工应遵守以下规定:
(1)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位,并做出标记。
(2)锚杆孔间距误差不应超过100mm。
(3)锚杆孔方向偏差应控制在3°之内。
(4)锚杆孔深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应大于杆体有效长度50mm。
(5)锚杆端部必须推至孔底,尾端外露长度不应大于50mm。
(6)锚杆孔位、孔深与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锚杆孔内煤、岩粉应吹洗干净。
(8)上锚杆前,锚杆尾部清净,不许有煤、泥等杂物。
6、严禁使用失效的树脂药卷
7、采用专用锚杆搅拌器,利用风锚头进行搅拌药卷,然后上网、上托盘,拧螺母快速完成。拧螺母应采用力矩套管,螺母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 100NM,锚杆的托盘应紧贴岩面,未接触部位必须锲紧垫实。
8、两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除锚杆压接外,每隔250mm用8#铁丝连接一道,铺网时必须拉紧。
9、坚持使用超前临时支护,人员在临时支护掩护下作业。
10、锚杆尾丝部、丝杆螺母滑丝,螺丝托盘脱落,丝杆被拉断时要重新补打锚杆。
11、锚喷质量标准:
喷层厚度:120mm;喷射砼标号:170#,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砂子为中粒或粗中粒混合的石英砂,石英砂子粒径为5-10mm,%-4%。
锚杆杆体及配件的材料、品种、规格、强度、水泥、骨料外加剂的规格、混合料配合比及试块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85%。
五、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绞车斜坡提升及矿车运输管理
1、绞车司机、把钩工、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绞车司机必须做到“五不开”,即:设备不完好不开,钢丝绳不符合规程要求和打结断丝不开,安全设施及信号不齐全不开,超挂车不开,信号不清不开。
3、把钩工必须做到“五不挂”,即:安全设施不齐全不挂,信号联系不通不挂,连车不符合规定不挂,轨道有行人不挂。
4、绞车钩头与矿车必须用插销连接,不准用木棍,原铁代用,把钩工发信号前要对钩头,插销,保险绳等全面检查,确认连接正确无误后方可发信号开车。
5、绞车运输严禁跟车上、下,严禁蹬钩、扒车,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行人斜巷必须在所有人员出口处悬挂醒目的标志牌,安设表示提示的警灯,中部应设置行车红灯信号。
6、斜巷运输期间信号工必须站在在硐室内。
7、绞车钩头必须安设与提升矿车长度相适应的保险绳,挂车时,随之将保险绳联牢,提车时还必须挂保险叉。
8、每次开工前,把钩工对大钩、钢丝绳、保险叉、挡车器、挡车杠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9、绞车司机要认真检查绞车的各种部件及制动装置,保证灵活可靠,开车时要听清信号,信号不清不得开车。
10、信号工在打信号之前要仔细观察巷道内的情况,以及挂钩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打信号,信号要清晰准确。
11、
己一采区轨道下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