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规划支撑体系 4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 4第二节发展条件分析 4一、 宏观经济政策 4二、 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 5三、 区位及交通条件 5四、 资源条件 5第二章现状分析及空间发展引导 7第一节现状分析 7一、 自然地理环境 71、 地形地貌 72、 气候及降雨 73、 自然矿产资源 74、 地下水资源 75、 森林资源 7二、 人口现状 7三、 用地现状 8四、 用地评价 81、 地形地貌 82、 用地评价 8第二节空间发展引导 9一、 空间发展引导 9第三章规划总则 10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0一、 规划指导思想 10二、 规划原则 10第二节规划依据、期限 10一、 规划依据 10二、 规划期限 11第三节规划目标及重点 11一、 规划目标 11二、 规划重点 11第四节性质及规模 13一、 性质 13二、 规模 13第四章规划布局 15第一节规划结构 15第二节规划用地布局 15一、 产业区用地布局 15二、 生活服务区用地布局 15第五章专业规划 19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19一、 现状概况与评述 19二、 规划目标 19三、 对外交通系统 20四、 道路交通系统 20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23一、 现状概况 23二、 规划原则 23三、 规划目标 23四、 绿地系统布局 23五、 绿地系统建设 24第三节给水工程规划 24一、 现状概况 24二、 规划原则 24三、 用水量预测 24四、 给水水源及管网规划 25第四节污水工程规划 26一、 现状概况 26二、 规划排水体制 26三、 污水量预测 26四、 污水处理厂 26五、 污水管网规划 26第五节雨水工程规划 27一、 现状概况 27二、 排水规划原则 27三、 雨水量计算 27四、 雨水管网规划 27第六节电力工程规划 28一、 现状概况 28二、 规划原则 28三、 负荷预测 28四、 电源及电网规划 29第七节通信工程规划 30一、 规划目标 30二、 通信业务预测 30三、 局址规划 31四、 通信管道规划 31第八节燃气工程规划 31一、 气源 31二、 规划目标 31三、 规划指标 31四、 用气量计算 31五、 站场布置 32第九节环境保护规划 32一、 环境现状 32二、 环境保护规划 32第十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34一、 环境卫生现状 34二、 环境卫生规划 34第十一节综合防灾规划 36一、 防洪规划 36二、 抗震规划 36三、 消防规划 36四、 人防规划 37五、 地质灾害防护 37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38一、 规划原则 38二、 近期规模及重点发展区域 38三、 近期建设项目 38第七章循环经济发展设想 40一、 指导思想 40二、 发展目标 40三、 发展框架 40四、 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41第八章实施规划的引导策略 42一、 产业发展 42二、 土地利用与调控 42三、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 42四、 社会文化环境建构 42五、 发展时序安排 43说明书第一章规划支撑体系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六盘水市是贵州西部大城市之一;西南、华南地区的新型能源、原材料加工、机械制造、煤化工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包括六盘水在内的贵州西部建设成为以煤炭综合开发为主的重化工基地,走“煤-电-化”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对六盘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加快把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高载能等产业,已经成为现实可能。近年来,六盘水市已经形成较强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步入了重化工阶段。大力发展煤化工等产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煤化工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六盘水市政府根据区域经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提出了: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主要是结合六盘水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以现有工业为基础,在六盘水市境内重化工产业布局由南、北两大循环经济区、六大新型工业发展基地构成。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区相对集中,在中心城区东侧形成老鹰山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在水城县形成以发耳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在六枝特区形成以新场为中心的黑塘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区主要形成以柏果、洒基、盘江、淤泥等城镇为载体和服务中心的盘北新型工业发展基地,以保基、羊场、英武等城镇为主的盘东新型工业发展基地,以响水、保田、大山等城镇为主的盘南新型工业发展基地。老鹰山镇作为实现六盘水发展循环经济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鹰山镇镇政府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委托本院进行《六盘水老鹰山镇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六盘水老鹰山镇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