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从阿尔泰山地域的突厥民族迁徙而来(公元8世纪时被唐军驱逐),其所定居的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拥有十三种不同文明的历史遗产,被称为“文明的摇篮”。建立于13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苏丹不仅是这个国家的君主,还是作为国家的伊斯兰教教主“哈里发”。
下列图片反映了哪一国家?
曾经是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日薄西山,沦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一战中,土耳其追随德奥集团而战败,陷入空前的危机。
第1课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土耳其概况
知识梳理
,土耳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沦为半殖民地,被视为“西亚病夫”。
,曾是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封建帝国。
,轻视工业和贸易,对西方的工业文明也不关心。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频频失败,内部起义不断,国力逐渐削弱。
凯末尔革命
知识梳理
②为挽救民族危机,土耳其各阶层人民奋起抗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追随同盟国参战,在战败后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被迫与协约等条约,民族危机愈加深重。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以外,大部分归希腊和意大利;黑海海峡交给国际共管。这样奥斯曼帝国就失去了4/5的领土。军队人数不超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鱼雷艇,不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英法享有治外法权,并对奥斯曼帝国实行财政监督。为了能给土耳其提供救济和援助,协约国与土耳其约定任命一个财政委员会……土耳其政府不得在未经该委员会的同意下举借任何债或外债。土耳其的一切财源应置于财政委员会的处置下。必要时,该委员会应以下述方式动作:首先应付的金额包括自1918年10月30日以来保留给土耳其领土上的协约国占领军的费用。
——《色佛尔条约》
领土
军队
治外法权
财政监督
反对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的集会
土耳其学生抗议战胜国对土耳其的侵略
2.2.1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7y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