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法评价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观察;评
价;教学活动;反思;教
学内容;量表制订;分工
明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47—01
课堂观察是由观察员组成观察小组,每个观察员按不同的分工,通过使用课前准备的课堂观察量表,对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提问、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课堂的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新型的学科评价体系。课堂观察如同疱丁解牛一般将课堂分解、细化,实现了课堂教学由“面”到“点”的分解过程,克服了基于经验和印象的传统听评课所进行的判断。课堂观察是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么样。这促使教师在课堂观察前反思、在课堂观察中反思、在课堂观察后反思、在反思中觉悟、在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反思教学内容,制订量表,是课堂观察的关键
量表是否有效取决于观察点的设置,因此如何确定课堂观察点就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关键。例如,在“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课堂观察前,我制订了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计算、草稿、看书、查阅资料等状况,以及针对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情况、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情况、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等多个方面的观察量表,并用具体、详实的数字进行了记录。
二、明确分工,是课堂观察的必要手段
课堂观察的过程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每位成员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通过合作,分清各小组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观察角度和观察重点,并通过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争取每位观察成员都能根据课堂观察主题和不同的分工设计完整的观
察量表。从开始的认识阶段到现在的应用阶段,观察小组通常提前一周进行分工,并进行观察前反思以及观察量表的制订。
三、重视反思,实现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中的反思,不但要反思教者的教学行为,更要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观察不仅仅是观察教师和学生,还有很多方面。而反思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反思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课堂气氛对学生知识掌握是否有促进作用,学生对教师安排的学习活动是否表现出焦虑或者不耐烦的情绪,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节拍,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是如何处理上述这些情况,并找出上课教师的优缺点以及可借鉴的地方。
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法评价教学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