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病房巡视的体会
【关键词】护士;巡视病房;患儿
无论是白天或深夜, 护士是病人的守护神,她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效果,为病人排忧解难,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为实现其根本愿望,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这一点对于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1 巡视病房频次
护士长带领在班护士每日2次查房,巡视分早上接班时和晚上接班时。责任护士自接班后开始进行巡视,按护理等级巡视,特级护理24小时由专人护理,一级护理1小时巡视1次,二级护理2小时巡视1次,目的为观察生命体征,对输液病人巡视时间为随时巡视观察,目的为观察输液情况,并及时填写分级护理巡视单及输液巡视单。
2 巡视病房的具体内容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疾病先兆,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负责病情观察及皮肤护理等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了解患儿睡眠及饮食情况。
负责输液方面观察,对药物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及时宣教,核对输液卡,输液速度及名称是否相符,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
随时实施健康教育,在巡视病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属的警惕性,督促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检查病区环境和秩序,对于儿科病房来说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及限制探视很重要。患儿本身抵抗力弱,做好解释工作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家属会对治疗及收费问题提出疑问,巡视病房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巡视病房的具体方法
观察病情技巧:儿童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被动、变化多端,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情容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观察任务重的特点。一位有技巧,有能力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做到勤巡视、勤询问、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儿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一旦发现患儿急性发病,首先应保持镇静,做到忙而不乱,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有效地与家属沟通:对儿科患者来说,陌生的环境,有限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取得家属的配合,帮助家属及患儿尽快适应在医院的生活,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善于发现环境和病区秩序对病人的不利因素:检查病人的治疗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适合患儿恢复健康的治疗环境。舒适的环境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的适量控制与清洁的维持。及时发现不利因素,如探视人员过多、病房过于闷热,这样对患儿的治疗与恢复都是不利的,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及时给予制止。
及时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以病人第一需要为中心,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成功要点。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周到的解答,并讲解一些育儿的护理知识,如患儿睡觉时,禁用棉被蒙头睡觉,以免因为捂闷过度引起缺氧,高热等;不要将会引起患儿误吸吞咽的玩具、食物给患儿玩耍,以免引起误吸;指导家属正确的喂养知识,防止患儿出现误吸,呛奶等。
检查及询问:多询问,多与之交流,有问题能及早发现,早解决,可以避免更多的麻烦,误会。儿科治疗是儿科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患儿住
加强病房巡视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