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授课目的:
通过教育,使官兵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牢固树立消防军人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热爱消防事业的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授课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如何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导语:
尊敬的各位首长,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黔东南支队的刘小彤。
有一首歌,我们耳熟能详,她的名字叫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呼声。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共经历了一百七十余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九十多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时期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
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今天,我要和各位首长交流的题目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二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不是机遇格外垂青中国共产党,还是真的有什么偶然因素把中国共产党推到了领导地位呢?历史是最具发言权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着一切政党的成败兴衰,大浪淘沙始剩金。中国近现代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这两个任务又是相互联系的,只有首先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使国家走向富强。在历史提出的这两个任务面前,任何政治力量都是平等的,谁能够领导人民完成这两个任务,谁就有资格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领导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必须从我党的历史开始谈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简要回顾我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仅有几个小组、几十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一、中共的创立
(一)中共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共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经过《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为求自身解放进行了不屈斗争,主要表现是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但是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均遭失败。
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来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思想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以这个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中共创立的历史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共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共成立前,各地出现了共产主义小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创建)、到中共“一大”召开时,共出现了八个共产主义小组。
2、中共“一大”至“五大”的召开。(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共的成立,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