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竹山茂华中学汪艳
学习目标:
,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2. 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3. 学习小说的描写人物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
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学习课时:2课时
教法设计:朗读感悟学法指导:合作讨论
一预习作业:
1、给加粗字注音:
褶( ) 撂( ) 木屐( ) 窘迫( ) 锃( )亮瘦骨嶙峋( )
翕( )动反刍( ) 瑕疵( ) 找茬( ) 羞怯( )粗粝( )
锱铢( )( )必较踌躇( )( ) 腼腆( )( ) 刨根究底( )
2、词语解释
腼腆:
旁若无人:
瘦骨嶙峋
熙来攘往
锱铢必较:
扬长而去:
刨根究底:
3、《安恩和奶牛》选自( ),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 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4、小说是以为中心,通过完整的和具体的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环境和。
5、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二、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2、概括故事情节
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讨论:第一小节中有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4、分析人物形象:
(1)初识安恩
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小说的第1小节,语速要慢,要平静一些、舒缓一些。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直接在课文旁边做批注)
示例:从“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第二小节主要是对牛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从哪些语句中又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
初识安恩,: 、、
当我们初识了安恩以后,再请自由阅读第3~19小节。(可以读出声音)
(2)、走近安恩,思考讨论:
A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安恩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她的态度是:拒绝————————————坚定的拒绝。
B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示例:从“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这句中动作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安恩是个十分怜爱奶牛的善良的人。我发现她还是一个
的人。
(3)分角色朗读3~19小节。现场表演当时的市场情境,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环境的渲染。
A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B对学生的演进行表点评,从而深化性格分析
(4) 多角度分析主题:
安恩她把牛奶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
下面请以安恩告诉我为开头,把你得到的启迪写下来:
5、谈收获
1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说的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本课的情节极具有,直到结尾才让人豁然大悟。
2我们还初步知道了小说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有刻画细节: 、、、心理描写等。
3 你很喜欢课文里哪几处的地方?说说喜欢的理由(
《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