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自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产以来,从最初每公顷制种几十千克产量到现在每公顷制种二、三百千克的产量,经历了一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形成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比较成熟阶段,说明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由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制种技术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一种模式去操作。各地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一些技术措施和指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
1. 选好制种田
(1)选好本田。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
(2)搞好隔离。水稻花粉粒小而轻,能随风飞扬,花粉的传播距离很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100米。据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对花粉隔离的试验结果:距离10米的,花粉混杂率为百分之五点二;距离20米的, 花粉混杂率在百分之二点三, 距离30米的,花粉混杂率降到百分之一;距离40米以上的,
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所以,制种田周围50米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它水稻品种,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保证种子的纯度。制种时的隔离方法有以下四种:空间隔离、时间隔离、父本隔离和屏障隔离。
“三期”
“三期”是指正确的播种期、适时的插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扬花期,其中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较多,主要有春制、夏制和秋制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制种,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再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的适宜秧龄期确定出适宜的插秧期。
(1)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杂交水稻制种要注意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气温、湿度适宜、雨水较少的季节,一般要没有连续3天以上的雨天。据资料介绍,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理想的抽穗扬花期要求日平均气温24~28
℃,花时气温28~32℃,昼夜温差8~9℃,相对湿度75~85℃,日照充足,有微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好,开花正常,异交结实率就高。如果日最高温度高于35℃或日最低温度低于20℃,日平均温度低于22℃,花时穗部气温低于26℃或昼夜温差过大,开花较少,异交结实率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五或高于百分之九十,对开花授粉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的适宜气温为23~30℃,下限温度为18~20℃,略低于籼型杂交稻,但不同的亲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所制的组合特性而定。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制汕优63组合较适宜的抽穗扬花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因为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多数年份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有规律性的雨日;7月份又有“火南风”的威胁,9月份中、下旬有“寒露风”低温的危害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