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汝窑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汝窑寥若晨星珍如拱璧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窑作为老大,排在第一,“汝窑为魁”。
马未都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超级畅销书作家,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物以稀为贵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八大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汝窑,就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定窑,就是定州所烧的窑;还有北方的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龙泉窑,都是以地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在比较早期的时候,汝窑的窑址并不明确,只是大部分的推测都集中在汝州辖区之内,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在河南的临汝县。直到20世纪80年代,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被发现,大家才确切知道这个窑口的位置。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由于名气很大,自古以来的流传甚广,所谓汝、官、哥、钧、定,南宋人叶(音置)在《坦斋笔衡》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
“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
”芒”,说的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有两种解释:常规的解释就是指碗的口部是涩圈,没上釉;另一种解释就是光芒,指白色刺眼。明代王世懋在《二委酉谭》中是这样说:“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明朝人是这样认为的:汝窑地位第一,北宋的官窑地位次一等,低于汝窑。古人的这些记载,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称汝窑。这导致如今在收藏界,很多人对于收藏汝窑的决心很大,却不知道汝窑之稀有。
汝窑非常稀少,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南宋人周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近尤难得”。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而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就更为难得了。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是“供御”的。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这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有的却相距甚远。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在雍正七年(1729)的时候,宫里有过一次统计,雍正皇帝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一箱汝窑瓷器。这个档案今天可以查到,清点的结果是:雍正时期宫里有31件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那时对汝窑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个人去判断,有时会官汝不分,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的颜色很接近。所以当时一定会有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雍正时期整个皇宫里才有31件汝窑,很少。
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汝窑的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汝窑在私人手里,未必能统计到。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有67件。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汝窑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可能供你收藏的机会微乎其微。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了。今天要到哪儿去看汝窑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汝窑收藏和陈列。
汝窑的

汝窑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