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防护措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防护措施
【摘要】传染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高于其它临床科室,探讨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源及分析。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轻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传染科护士;心理压力;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90-02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不明原因性发热疾病逐年上升,传染科护理人员随时处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据统计,每年传染科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率约为7%,长期在传染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容易身心疲惫,失去工作热情及工作责任感,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如隔离措施不当,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则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及自身感染,所以有些护理人员要求调换工作岗位及离岗。
1 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

:护士是服务性的职业,服务对象是患者。而传染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传染病患者,传染病病人本身在社会上受人歧视,身心处于不健康状态,对医务人员有排斥心理,特别是某些特殊感染的传染病,病人对社会存在报复心理,这些都会给传染科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唯恐自身的任何差错导致病人报复社会,因而产生恐惧感。
:传染科护理人员所处的是特殊工作环境,每天要面对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针头、被服、消毒药液、紫外线等感染,这种职业性危害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传染科属于非盈利科室,护理人员不足,工作时间长,夜班次数多,生活不规律,特别是某些特殊感染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恢复悲观失望,从而容易出现意外,这些均无形中加重了传染科护理人员的思想压力,更容易产生工作疲惫感。
个人因素: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未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知识缺乏,不会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减压。
社会因素:护理人员多数为女性,女性的生理特征、情绪周期波动均为压力之源,社会对护理工作和角色的定位不准确,将其置为辅助医疗的从属位置,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加上护理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较低,工资相对较低,护理人员的付出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补偿,造成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加之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传染病人的歧视,导致对传染科工作人员存在偏见,唯恐避之不及,增加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2 防护措施
环境因素的防护: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配制消毒液时应在通风处,且计量准确,减少对自身的危害。紫外线消毒时禁止入内,消毒后及时通风。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标明种类,封闭后专人运送。工作时戴防渗透手套,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穿戴好防护衣和护目镜,如被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离开该环境,按相关流程规范处理污染部位,上报相关部门。
心理因素的防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搭配饮食,保证睡眠质量,提高自身抵抗力,组织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活动,及时矫正传染科护士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传染科护士掌握必要的心理放松技巧,维持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在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外,立即给予心理评估,安慰及心理疏导,护理管理者应关心每一位护士,帮助解决护士在工作

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dmzug14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