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城市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中俄边境城市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通往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双方边境地区开设的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等,满洲里作为东北地区对外联系的窗口,充分发挥了边境口岸城市作为经济实体和服务系统的作用,是东北边境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1992年国家实行沿边开放政策,批准满洲里市为计划单列市,同年满洲里口岸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试点口岸。满洲里口岸基于地缘优势和口岸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促进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中俄蒙三国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由收集整理 1 满洲里口岸经济现状 满洲里口岸疏运体系情况随着口岸经济快速发展,满洲里市大力推进铁路、公路、航空三大口岸建设。铁路口岸现有宽准轨到发编组线、换装线和专用线一共140余条,换装仓储基地20余个,口岸日均接俄罗斯重车20列,年综合换装能力3000万吨。1998年满洲里公路口岸投入使用,是我国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国际公路口岸,日均出入境车辆1300多辆,出入境人员达10000人次,集通关、监管、查验、仓储、运输、生活服务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和出入境人员一次性报关和税费征缴等业务。2004年满洲里机场投入使用,满洲里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建立,年进出港达到20万人次。由此铁路、公路和航空立体化疏运体系正式形成。 满洲里口岸对外贸易现状进入新世纪以后,满洲里市依托口岸优势,把进出口贸易作为主线,2000-2010年口岸过货量累计达18502万吨,,%,%,上交关税、,保持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不动摇。2002-,进口贸易占贸易总额90%以上,,(表1)。 满洲里口岸进出口商品结构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进程加快,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但进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且低附加值商品占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经满洲里市口岸进口商品以木材、原油、纸浆、化肥、锯材、铁矿砂、合成橡胶等战略性物资为主,其中原油、木材、纸浆和化肥四种商品成为进口大宗商品,%(表2)。由于俄罗斯市场经济疲软和蒙古经济落后,两国居民购买力不强,导致经满洲里口岸出口到俄罗斯的货物量增长缓慢,始终在100万吨左右徘徊。2010年经满洲里口岸出口商品,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钢材、鲜干水果及坚果、蔬菜、鞋类、服装、纺织品、耐火材料、艺术品、汽车、粮食,,,居于出口商品总值排名之首。汽车出口量增长较大,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达573辆,出口总额达1097万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至蒙古176吨,剩余全部出口到俄罗斯,价值602万吨,%(表3)。 满洲里口岸贸易方式满洲里口岸对外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边境小额贸易居于
中俄边境城市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