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本章主要介绍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常见的基本热力学函数。
绝大多数内容在大学《物理化学》课程中已经较详细学习过,本章只作一个复衡定律和温度
一. 热平衡定律温度
⑴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的系统。
⑵封闭系统: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⑶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各自与第三个物体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彼此也处于热平衡。而且它们具有共同的宏观性质——相同的温度。
平衡状态及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几何参量、力学参量、电磁参量、化学参量。
热力学系统(简称为系统)
孤立系统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将会自动趋于一个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态。
平衡状态:
二. 温标
三种常用的温标
热力学温标:不依赖任何具体物质特性的温标。可由卡诺定理导出。
经验温标:以测温物质的测温特性随温度的变化为依据而确定的温标。
理想气体温标:用理想气体作测温物质所确定的温标。
以上两种测温物质都是水银。
水的冰点沸点
摄氏温标(1742年,瑞典)
华氏温标(1714年,德国)
§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和系统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A状态→ B 状态,
系统内能的变化为:
过程量与态函数
态函数:
过程量:
与系统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例如: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无关,仅由系统的平衡态状态参量单值地确定的物理量。例如:系统的内能、熵等。
二. 功的计算
1. 简单系统
2. 液体表面
激发电场的功
使电介质极化的功
—真空介电常数
P —电极化强度
e —电场强度
3. 电介质
4. 磁介质
激发磁场的功
使磁介质磁化的功
—真空磁导率
m —磁化强度
H —磁场强度
外界在准静态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一般表示为:
是外参量,
相应的广义力。
三. 广延量与强度量
广延量(Extensive Quantity)
强度量(Intensive Quantity)
与系统的大小(空间的范围或自由度的数目)成正比的热力学量。如:系统的质量M,摩尔数n,体积V,内能U, 等等。
不随系统大小改变的热力学量。例如:系统的压强p,温度T,密度ρ,磁化强度m,摩尔体积v,等等。
§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二.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指出了自然界中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它们有一定的自发进行的方向。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克劳修斯(Clausius)说法:
开尔文(Kelvin)说法:
三. 熵与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
1. 熵(entropy)
或
熵是一个态函数,其单位是 J / K,它是广延量。
2. 热力学基本方程
对于简单系统
四. 熵增加原理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或
2. 熵增加原理
如果是绝热过程,则有:
经绝热过程后,系统的熵永不减少,经可逆绝热过程后熵不变,经不可逆绝热过程后熵增加。——熵增加原理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