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简报
护理部主办(2017年7月)第2期总第23期
花开五月,致最美的自己
五月,欢庆过劳动节的热烈,怀念过青春沸腾的张扬,回味过温暖淳淳的母爱。伴着欢快,感悟着青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迎来了我们自己的节日——第106个国际护士节。
同样是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属于自己的节日,却多了些许的洒脱。低年资护士摆脱了刚出校门时的稚嫩,年轻的护士增添了许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带教老师的日趋成熟使护理教学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和往年一样,护士节系列活动依旧丰富、充实,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优秀责任护士、星级护士、小儿静脉能手、护理品管圈获奖集体的表彰增添了这个节日的喜庆,护理健康教育情景剧的展示更是展现了护理人不一样的精神风貌。
表彰会上优秀代表的发言,印证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对护理的不同理解,却同样诠释了护理人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我们见证了她们的成长足迹,她们用她们的努力换来了病患一次次的感谢。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抵抗,做患儿的代言人,做患者的守护神等等,无法用过多的言语来修饰这份职业,只愿这份坚守能为病患送去更多的祥和。
以心为灯,依术铺路,佑护生命,在我院护理理念的勉励下,我们的护理团队将不忘南丁格尔誓言,谨记使命,不断把护理服务质量向更高更远推进。
(护理部崔颖娜供稿)
优秀责任护士代表——儿内三护士马杨阳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亲爱的护理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儿内三科护士马杨阳。很荣幸能够作为优秀责任护士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青春,我的成长”。
2009年7月,我来到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实习,从那一天起,我便与省妇幼结缘了。毕业后顺利应聘到省妇幼,成了真正意义上妇幼人。岗前培训优秀员工代表讲话时,主持人黄立华老师这样介绍了一位老护士长:“2008年大地震当天,护士长有序的组织所有医务人员迅速转移孕产妇和新生儿,余震还未停止,但是她在转移完所有病人并让其他医务人员都离开后,自己一个人检查科室电源,确保所有电源都关闭后她才安心的下楼,与大家集合”。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对这位护士长肃然起敬,很幸运,她就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护士长,王宏。她教会我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将会伴我前行。那一年我21岁。
2013年底医院筹建曲江院区儿科,因为我性格直爽,工作热情,护士长向护理部推荐我学习儿外科。2014年一年我和好多姐妹们一样奔波于西安、南京、郑州三个城市,我们一起摸索学习一个自己从未接触、探究过的学科。在进修之前对儿外科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不知道小孩会得什么病还需要做手术,进修后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刚去时有一个八个月的小男孩,诊断是肝母细胞瘤,孩子就诊时已经骨转移了,但家长还是坚持给孩子做手术,术后又进行漫长的化疗。这是我第一次遇见病情如此复杂的患儿,我看到家长的无助和他期盼的神情,看到孩子生病时的痛苦。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们的工作经验,将来能够为患儿做好护理,减少他们的痛苦。那一年我25岁。
2014年底,我们的新院正式开始收治病人,我殷切的期盼将自己所学运用于临床,为更多的患儿减轻痛苦。一天晚上我值夜班,新生儿科转来一个早产儿,体重不到四斤,腹胀特别明显,我为患儿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可是并没有太多的粪便和积气排出,急诊去做检查,结果是NEC,连夜行肠切除肠造瘘手术。但对于新生儿,我们没有经验,只能凭借自己最基础的护理知识去护理她,由于造瘘口没有收缩功能,只要孩子哭闹或者肠蠕动,就会有粪便从造瘘口流出,我们一晚上就是在不停地洗手消手,更换纱布,清洗伤口周围皮肤中度过。就是在那样精心的护理下,孩子从开始的粪水性皮炎慢慢恢复正常。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我们标准的造瘘护理流程和造瘘袋佩戴流程。2016年12月,儿内三病区成立,作为责任组长我被调到新病区。儿内三是肾病专科病区,这将会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儿内和儿外差别很大,翻开教科书,上网查资料,继续努力学习。开业几周后我们的病人就住满了,面对那么多因为孩子生病而痛苦的家长,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今年28岁,是一个一岁两个月孩子的妈妈,更能体会到孩子生病时家长的焦虑,更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精心护理让孩子们能够早日康复早日出院。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来省妇幼已有八年,这八年里我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有责任感,工作严谨,保证效率是我的工作态度。医院在强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成长。“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就是我们护士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能用我们的双手呵护每一个病痛的心灵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