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批评的迷宫.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批评的迷宫
人要守得住自己的原则,不能把所有的批评都当成了指路器。
一个人专注于一点,用比他人更多的心血,长久地思考一个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案,就必然得出一些有别于他人的想法。思想从来都是在不断更新着的。新思想是无视广泛的联系而生发的想法,它一经产生,通常都带有离经叛道的性质。越是有创意的思想,起初越几近于荒诞。不荒诞不足以出新。新的想法要落到实处,就要仰仗批评。思想的果实靠批评丰满。
※ 思想的果实
犹如物理实验的假说,新想法的生成都得经历过一个反复的自我批评和重来的过程。挚爱新想法的人,往往最富有自我批评精神,喜欢把它百炼成金。而对新想法无所谓的人,却最不愿意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也最缺乏敬业精神。
无论自我批评多么严厉,都无法完全摆脱一己的局限。这时,倾听反对意见,就成为新想法出世的必要环节了。你认真听,批评在那里;你避而不听,批评还是在那里。区别是你是否了然。听进去了,你就有可能调整和完善你的认识;听不进去,你就可能失去了一次提高自己的契机。
※ 寻找自己的误区
批评使人清醒,对手给人目标。高手需要的是对手,而非应声虫。只知顺着领导讲话,不是爱护领导,而是要陷领导于不义。不管善意批评还是恶意批评,批评万岁。一个人听不到批评意见,就接近了荒谬。
乾隆在位60多年,前期能见微知著,英明果断,后期却重用权臣和坤,罢免忠臣,近于昏聩,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先前强健的意志力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了。
自负的人听不到批评。对他人的批评,总是能找到1000条理由去否定,连带着还要贬损对方的人格。除非对挚爱的人,没有人会反复花精力去找不痛快。当一个人听不到批评意见时就要警醒了。现代社会变化如此之快,人人都有误区。找不到自己的误区,就会停滞不前,就是开始潦倒的信号。
其实,恶意批评也展示了一种特定的思维角度,往往更能切中要害。对你来说,重要的是知道你还能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才能修正不足,真正的威胁在哪里等等。恶意批评好过虚假奉承。虚假奉承恰似大麻,刚吸进去很舒服,时间长了却要夺命。一些居心叵测者,为了打倒你,先把好事都堆到你身上,为你营造一贯正确的氛围,培养你的骄横之气。慢慢地再来培植周边的不满情绪,时机成熟后一脚踹掉你。此时,你想不进入圈套都难。冷眼看历史,少有被批评整倒的人,多的是被奉承掏空的人。几千年前,荀子曾宣告:“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可谓力透纸背。
※ 面临的问题
反过来看,批评发起者也要讲求批评的实效,讲求通道的选择。有些管理者会批评人,即使激烈,也容易被接受;有些管理者却拙于此道,即使批评得都对,仍不易被认可。提起任何一个问题,他都说过多次,不见实效只说是员工的素质低。如何使批评更有效,这是每一个负责的管理者都面临的问题。
※ 爱心无价
对一个高层管理者来说,首先自己必须立得住,必须握有正义,还要严以律己。自己还做不到,就在那里要求别人,你的批评就很难奏效。例如,一个平时大肆挥霍的总经理,别说近万的大开支,甚至一、二十元钱的日用品费用也在公司报销,怎么去管束员工控制成本?一个不曾做好一件具体事情的管理者,怎么去督导员工负责地做好事情?管理者维护正义还必须公平,即以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待所有的人和事。
其次,你是否具有爱心。正义与仁爱究竟哪个是第一位的,说不清。自以为握有正义就可行遍天下的人,

批评的迷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456465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8-09-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