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许晓轩与红岩朱虎明-扬州江都区丁沟中学.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许晓轩与《红岩》主编: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朱虎明编审: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教科室何玉明目录Ⅰ.许晓轩简介⒈人物简介………………………………………………3⒉烈士故居………………………………………………5Ⅱ.《红岩》简介⒈小说名称的由来…………………………………….8⒉作者简介………………………………………………8⒊故事情节………………………………………………10⒋人物原型………………………………………………9Ⅲ.神来之笔构思《红岩》中英雄人物许云峰…………….12Ⅳ.《红岩》节选⒈红岩节选㈠…………………………………………. 17⒉红岩节选㈡…………………………………………. 20⒊红岩节选㈢………………………………………… 35Ⅴ.《红岩》读后感 ……………………………………… 44许晓轩早期的照片人物简介许晓轩,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  庄当学徒。参加陈士德为青年店员和学生组办的外语讲习班,学习英语、世界语和汉语拼音,开阔了视野。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经常深入工厂去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40年4月不幸被捕,辗转关押于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狱中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多次挫败敌人阴谋。在息烽监狱时,他和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取得胜利。在白公馆时,与李子伯一起积极进行越狱准备工作,狱中难友宣灏传看狱中挺进报时,被特务发现毒打,他挺身而出,掩护宣灏。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许晓轩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0年被捕,1949年11月27日殉难于重庆白公馆集中营,年仅34岁。他是著名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人物原型。2009年,许晓轩烈士当选为江苏省50位为建立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提起长篇小说《红岩》中的英雄人物许云峰、齐晓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读书人无不记忆犹新。然而,这些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其生活原型之一就是江都籍革命烈士许晓轩。     许晓轩,1916年11月3日出生于江都县仙女庙一个职员家庭,排行老三,名永安,字小轩。其父许晴轩曾在靖江县同丰钱庄收账。1927年,46岁时病故。仙女镇塾师吴瑞先,原是吴正泰香店老板,膝下无子,于是便收晓轩入塾读书。聪明好学的他,深得塾师喜爱。一次先生以唐人诗句“柴门闻犬吠”出上联,晓轩即据唐人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意,化出下联“茅店听鸡鸣”,先生大为夸奖。     1931年,家中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只得到镇上震泰钱庄学徒,很快掌握了一手熟练的会计业务。同年“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抗日民主运动。许晓轩结识了一些热血青年,经常聚在一起议论时局,抒发抗日决心。镇电信局报务员陈世德早年参加中共组织,他从上海带来《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成立世界语学会,举办培训班,许晓轩积极参加活动,在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4年秋,许晓轩在家人劝说下与本镇姑娘姜绮华婚配。婚后第二年,经在无锡九丰面粉厂工作的哥哥许瘦峰介绍,来到荣德生开办的无锡公益铁工厂工作,聘为会计。     1936年8月,共产党员张锡昌发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无锡学社,许晓轩参加其中的活动。第2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无锡成立青年抗敌后援会,许晓轩当选为理事。上海沦陷后,无锡公益铁工厂奉命内迁至武汉。不久,日军进逼武汉,又转移至重庆,改名“复兴铁工厂”,晓轩仍任会计。后经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认识了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领导人杨修范。1938年5月,经杨修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党团组织成员。同年8月,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创办刊物《青年生活》,许晓轩任编委,负责刊物的发行工作。     1939年春,许晓轩担任了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翌年春,又任中共重庆市委新市区区委书记(一说区委委员)。当时的重庆山城笼罩在国民党反共的白色恐怖之中,许晓轩不顾生命危险,经常深入工厂开展革命活动。1940年4月,在一次秘密聚会时,遭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他在香烟纸上写下“宁关不屈”四个字,表达自己的革命意志和决心。1941年10月,许晓轩被押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成为中共秘密支部核心成员,经常劝导难友与敌人开展斗争,讲究斗争艺术,同时,他抓紧机会学习外文,阅读《孙子兵法》,并用俄语与在狱中的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兼统战部长罗世文对话,使敌人无计可施。     1946年7月,军统息烽集中营撤销,许晓轩等72名难友被转押到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在这座戒备森严的监狱中,许晓轩用秘密方法联络党员,成立狱中临时支部,他任支部书记。在“白公馆”他几次和难友

十许晓轩与红岩朱虎明-扬州江都区丁沟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9
  • 文件大小376 KB
  • 时间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