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2、能力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或讲述《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猜一猜:、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人类为什么不能?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二)、新课教学。“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师点评引导: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教师:点评回答情况。(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过渡: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动脑思考:(1)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生:共同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师:总评总结。(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教师:点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itime_4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