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治疗胸痹便秘患者5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胸痹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胸痹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型辨证选择耳部穴位,分为实秘和虚秘,其中实秘取穴大肠、直肠下端、内分泌、便秘点、交感、肺、肝、胆穴。虚秘取穴脾、胃、大肠、肾、直肠下段、皮质下、内分泌、便秘点。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相应穴位,每周1-2次双耳交替,连用2周。结果治疗50例患者,治愈4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根据中医辨证选用耳穴压豆治疗胸痹便秘患者疗效好、操作方便安全、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
【关键词】耳穴压豆;胸痹;便秘;疗效观察
doi:.1004-7484(s).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1-01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胸痹病人因为卧床时间过长或活动量减少,便秘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并常因排便时用力引起病情突然加重甚至猝死,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胸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对我心内科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的50例胸痹便秘患者应用耳穴压豆中医操作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50例胸痹伴便秘患者均为我科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天,其中实秘23例,虚秘27人,便秘均为胸痹的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
分型辩证治疗
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种,实秘是因胃肠积热、气机郁滞、耗伤津液而致大便秘结者。主证:大便数日不行,便则怒撑,艰涩难下或耳红身热、烦渴、喜凉、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或胁腹胀满、疼痛、嗳气频作,苔薄黄、脉弦。取穴大肠、直肠下端、便秘点、内分泌、交感、肺、肝、胆穴。
虚秘是指因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或阳气不足,寒自内生,阴寒凝结而致便秘。主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神疲气怯,头晕心悸、汗出气短,舌淡、苔薄白,脉虚细或腹中冷痛,喜按畏寒、舌淡、脉沉迟[2]。取穴脾、胃、大肠、肾、直肠下段、内分泌、皮质下、便秘点。
治疗方法及疗程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廓皮肤,待干后,用探针在相应的穴位上选穴,在局部酸麻胀痛明显的部位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耳廓相应的穴位上,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按压手法,每天按压数次,每次按压时间约1-2分钟,直至耳廓潮红发热为宜,可根据耐受程度加大刺激量,有利于提高疗效。根据气候更换耳豆,嘱病人平时注意保持耳部皮肤干燥,避免潮湿、脱落,每3-7天更换一次,每一周为一疗程,连用两周,脱落及潮湿时及时通知护士更换耳豆。
2 疗效标准
治愈:大便日解一次,为圆柱状软便;好转:大便日解一次,大便干硬;无效: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或3天以上不解大便[3]。治疗50例患者,治愈4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
耳穴压豆治疗胸痹便秘患者50例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