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树公道
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组工干部能否做到“三严三实”,事关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
安徽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兼干部综合处处长朱潜,在组工岗位默默耕耘30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新时期组工干部的严实风貌,谱写了一曲组织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的奋进之歌。
严以修身——
眼里容不下半点有损党的形象的沙子
6月17日中午,安徽省委组织部100多个年轻干部突然同时收到一条微信。打开一看,发信人正是朱潜,内容是转发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言论——《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座右铭》。
类似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出现。原来,为了帮助年轻干部学习党的政策、提高党性修养,朱潜特地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时常转发一些好文章,和他们分享、讨论。
记者好奇,这位年近花甲,为党工作了一辈子,马上就要退休的“老组工”,为什么对党的事业依然“激情燃烧”?当记者走近朱潜、倾听朱潜、了解朱潜,才慢慢找到了答案。
1985年,30岁的朱潜通过选调,进入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现干部综合处)工作,一干就是30年。从副处长到处长,再到副厅级组织员,朱潜的工作岗位一直在变化,但对党的那份忠诚却始终如一、初心不改。
总结30年的工作体会,朱潜说最深刻的一条就是:身为组工干部,必须铸就坚定的党性,与党一条心,坚定跟党走。决不能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决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决不能搞自由主义。
在日常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带头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书记上党课、与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外,还积极组织年轻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他利用革命前辈的档案资料制作的《让凝固的历史照亮我们内心照耀我们前行》PPT课件,已经成为很多机关单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模版”。
此外,他只要听到一些模糊认识,会立即予以教育和引导;碰到一些不当言论,会及时进行反驳和澄清;面对一些错误言行,敢于当面批评和抵制。
前段时间,国内某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不当言行被传到网上后,引发了热烈的议论。看到一些网友为他叫屈,朱潜觉得痛心疾首:“对党的领导人和军队妄加议论是不对的,受到处理没什么好委屈的。”于是,他立刻撰写网贴,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击。
“他的眼里容不下半点有损党的形象的沙子。”一位跟朱潜共事20多年的省委组织部干部说,“老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过得硬。”
严以用权——
连续17次组织厅级干部公选“零问题”
朱潜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次见到他的人,往往是这样的印象——爱笑的眼睛、不疾不徐的话语、宽松舒适的穿着,用时下的热词来说,就是一个标准的“萌叔”,处处透露出宽厚和随和。
然而,熟悉朱潜的人却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严以用权,秉公办事,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在干部处室工作时间长了,经常会有一些人与他套近乎,找他开政策口子、解决个人问题,他都会耐心解释、以理服人,从不拿原则换人情,敢于对不合理要求说“不”。
从1995年起,安徽省先后17次组织开展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工作,朱潜都全程参与、具体组织。在参选对象眼里,他手里攥着重要信息,很多人都想方设法靠近他,打听相关信息,但他始终守口如瓶,严格保密。17次公选共选拔180名厅级干部,从未发生任何泄密事件,更没有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引起质疑和炒作。公选工作因此
严字当头树公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